寧皇后答應蕭訓不選顏家的姑娘,卻不能馬上就將顏家姑娘送出宮做,大家面子上不好看,會影響到顏瑤瑤和顏琴的婚事。

寧皇后因為出身不高,所以她做事情會盡量周全。不會因為對顏家有意見就任性胡來。

寧皇后同往常一樣對待顏家姑娘,任何人都沒看出這其中已經發生了變化。

原本顏家的兩位姑娘,肯定有一個會入選,成為蕭訓的女人。

如今這個打算不成了,寧皇后不得不將目光轉移到其他姑娘身上。

楊家姑娘很好,家世,容貌,才情,智商,樣樣出眾,做王妃是足夠的。唯一不好的就是,楊家有個楊寶珠,楊寶珠又嫁給了蕭譯。

前段時間楊寶珠還鬧了一場,害得楊閣老都得了兩句申斥。

寧皇后從心裡頭不樂意讓自己的兒子同蕭譯做連襟。要是楊家姑娘比楊寶珠更出眾,這個連襟問題也不大。偏生楊寶珠才是楊家姑娘裡面最好的,所以寧皇后不樂意。好像她兒子撿蕭譯不要的一樣,忒丟份。

沈家的姑娘也就那樣吧,規矩的確是挺好的,就是太木了。身為王妃,可以不漂亮,可以家世差一點,可以才藝差一點,但是不能蠢笨,不能遲鈍。做王妃就是要聰明,要圓滑,要面面俱到,還得有足夠的手段,能夠壓服王府後院一眾女人。

沈家的姑娘顯然是不合格的,連做個側妃,都嫌她太沒情趣,不討人喜歡。

這樣的姑娘進了王府,半點好處都沒有,只會蹉跎了青春歲月。

所以沈家姑娘也被排除了。

寧家姑娘,別的都好,唯有一點家世不夠,才情不好,人也不是很聰明。

寧皇后吸取了關氏的教訓,給兒子選老婆,絕不能只看親疏遠近。萬一又給兒子娶了一個蠢老婆,兒子會恨死她的。

不過寧家的姑娘做個側妃還是可以的,只是這樣一來就會讓王妃難做。畢竟寧家姑娘是皇后的外侄女。

寧皇后想來想去,還是將目光落在了幾家國公府和幾家侯爵府邸的姑娘。

定國公家的姑娘,來自二房,並非定國公親閨女。容貌才情各方面都很合適。這個可以多斟酌一番。

吳國公府的姑娘同樣來自二房,又比定國公府的姑娘顯得更大氣一些,手段也很圓滑,處事比較周到,是王妃的好人選。

至於鎮國公府的姑娘,因為有‘綠帽子’的存在,寧皇后不是那麼喜歡。

幾家侯府的姑娘,從家世上來說,就要比幾家國公府的姑娘次一些。

在寧皇后心目中,首選還是吳國公府的姑娘。

大致的名單確定下來後,寧皇后就派人將姑娘們分別送出宮。然後拿著名單去見元康帝。

元康帝同樣也看中了吳國公府的姑娘。帝后二人首次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