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帝不信任文臣,只能靠宦官。宦官當中,唯有劉小七一人能夠替永泰帝出謀劃策,共商朝政。這就是留小七的底氣。

劉小七奉命來到寢宮,先是給永泰帝介紹外面的情況。接著幫永泰帝分析當前的局勢。

永泰帝心慌意亂,別的話都沒有聽進去,唯獨聽進去的一句話,就是顏均不會攻打京城。

永泰帝驚訝地看著劉小七,“為何確定顏均不會攻打京城?”

劉小七躬身說道:“啟稟陛下,觀晉國公以往的行事,晉國公這人其實很愛惜羽毛,也很愛惜手下兵將。陛下是天子,是正統,晉國公若是敢攻打京城,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再有,京城城高牆厚,糧食充足。晉國公若是攻打京城,沒有半年一年時間,不可能將京城打下來。這麼長的時間,足以讓西北軍傷筋動骨,死傷無數。晉國公愛惜手下兵將,自然不會讓西北軍白白的犧牲在京城城牆下。”

永泰帝連連點頭,劉小七說的有道理。

不過永泰帝還是不放心地問道:“萬一顏均下令攻城,那該如何是好?”

劉小七說道:“陛下不用擔心。除非晉國公肯犧牲十萬西北軍,才可能攻打京城。據奴才所知,西北軍號稱二十萬,實際上也就是十萬兵馬左右。若是十萬西北軍都折損在京城城牆下,說起來對陛下還是一件好事。”

永泰帝哈哈大笑起來,“你說的不錯。顏均只有十萬兵馬,肯定不捨得十萬兵馬都折損在京城城牆下。如此說來,京城無憂?”

劉小七笑著點頭,順便還拍了永泰帝的馬屁。

永泰帝哈哈大笑,暢快無比。

劉小七低頭,冷冷一笑。顏均的確不可能直接攻打京城。但是顏均完全可以圍而不攻,光是消耗,就能將京城拖垮。屆時,京城不戰而降,顏均也顯得名正言順。

當然,這些話劉小七不會告訴永泰帝。就讓永泰帝高興一會吧。畢竟永泰帝高興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宋子期如約辭官,朝臣驚詫莫名。不明白宋子期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辭官。

更讓人驚詫的是,永泰帝沒有按照規矩挽留,當場批了宋子期辭官的請求。

聯想到京城外的局勢,不少人都明白過來。永泰帝這是在防備宋子期。

不少人替宋子期感到不值,不過宋子期卻走得很瀟灑。馳騁宦海幾十年,是時候停下來休整一番。

至於朝政,他已經不是官員,自然不用再操心。

京城外,氣氛肅殺。

顏均率領的西北軍已經來到京城地界,與容玉率領的反賊隔山相望。

大戰一觸即發,全天下都盯著這一戰。

這一戰勝敗,關係著天下大勢,關係著朝廷興衰,關係著無數人的性命。

顏均站在山頭,看著遠處的反賊,目光很炙熱。這是他期待已久的大戰,他已經急不可耐。

當年容玉同顏宓齊名,二人都是少年才俊。如果顏均能夠打敗容玉,是不是就意味著他能打敗顏宓?

一想到能夠打敗同父親齊名的容玉,顏均就渾身興奮。他曾說過,終有一天,他會超越父親,成為比父親更偉大的人物。而今,目標就在眼前,此戰只許勝不許敗。

西北軍戰意昂揚,一個個啊嗷嗷大叫,恨不得現在就衝出去,同反賊決一死戰。

顏均剋制著內心的**。他可以興奮,但是面對容玉這個老將,他必須冷靜。

西北軍來到京城已經三天,無論是西北軍還是容玉,都很剋制,兩邊都沒有急著動手。

這可將京城的老百姓還有朝廷官員急壞了。

西北軍都到了京城,卻不打仗。難不成是想和反賊哥兩好嗎?

無論是容玉,還是顏均,沒人會在意京城裡面的非議。

此戰關係性命前程,容不得一絲馬虎。戰前準備,必不可少。

在一個風沙漫天的早上,在所有人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戰爭突然打響。

京城外兩軍廝殺,殺了個難分難解,殺了個天地變色。

這一戰從早上殺到傍晚,最後兩軍同時鳴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