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宋安傑(第1/7頁)
章節報錯
元康十六年,十一月初二,顏宓帶著老婆孩子,揚帆出海,勢要征服海外大陸,成為名副其實的鎮海王。
就在顏宓宋安然出海的第二天,皇宮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禮,平郡王如願以償,登上了皇位,年號永泰,成為手握皇權的帝王。
平郡王登上皇位的第一道旨意,就是下旨冊封承郡王為承親王。
平郡王,不,如今該稱呼他為永泰帝。永泰帝對承親王說道:“你雖然不認我這個弟弟,但是朕卻不能不認你這個哥哥。朕是寬容的,大度的,你過去對朕無理,朕可以既往不咎。不過從今以後,你若是再敢對朕不敬,朕絕不會姑息。”
永泰帝居高臨下地看著承親王,心裡頭在吶喊,快磕頭跪拜吧,快臣服在朕的腳下吧。朕如此大度,你不感激涕零,叩謝皇恩,你要臉嗎?
朕大度,不代表朕沒脾氣,好欺負。你想想看,朕登基後第一道旨意,就是升你的爵位,將你從郡王升為親王,這是多大的體面。你若是不知道感恩,那就別怪朕不念兄弟情分。
承親王咬牙切齒,世事無常,沒想到真的讓這個無恥的混蛋登上了皇位。蒼天有眼嗎?為什麼老天爺要奪去他的容貌,奪去他完整的身體,最終卻便宜了蕭諾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
承親王冷冷一笑,眼神輕蔑不屑。
永泰帝心頭大怒,好你個承親王,朕身為帝王,主動對你示好,你竟然還不領情。你這是要逼著朕做一個弒兄的皇帝嗎?
眼看著永泰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劉小七趕緊出面,提醒道:“請承親王領旨,叩謝皇恩。”
永泰帝心頭的怒火一洩,沒之前那麼生氣了。他應該再大度點,再給承親王半盞茶的時間來接受事實。
承親王並非沒腦子,相反,他很聰明。他是嫡長子,自幼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比起帝王學術,他是遠遠勝出永泰帝。只可惜時運不濟,早早的就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
如今他被自己的兄弟施捨一樣的給了個親王爵位,還要他磕頭謝恩。這對驕傲的承親王來說,無疑是羞辱。
承親王猛地抬頭,朝永泰帝看去。永泰帝板著臉,居高臨下,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
這就是勝利者的姿態。承親王呵呵冷笑,既是笑話自己,也是笑話永泰帝。莫非永泰帝以為登上皇位就萬事大吉了嗎?真是天真。很快永泰帝就會知道現實有多殘酷。
劉小七面無表情地站在永泰帝身後,冷漠地看著承親王。
在別人看來,承親王已經廢了,除了宗室身份,將一無是處。可是在劉小七看來,承親王還是具備一定價值的。單說他是永泰帝的親哥哥這一點,就足以給永泰帝增添無數的麻煩,讓永泰帝苦不堪言。
自古以來,都是說長兄如父。從來沒有弟代兄職。
一個長兄的身份,看起來沒什麼用,可是某些時候,卻又能正兒八經的壓永泰帝一頭。永泰帝為了名聲和麵子,還不能發作。
劉小七心中笑了笑,他揹著永泰帝,朝承親王露出了一個友善的笑容。
承親王眨眨眼睛,莫非自己是眼花了。今日太陽從西邊出來,劉公公竟然會對他露出友善的笑容?
正在承親王懷疑自己看錯的時候,劉小七再次開口說話:“承親王,陛下政務繁忙,還請王爺多加體諒。”
這話落在永泰帝耳朵裡,翻譯過來就是皇帝時間寶貴,承親王你麻利點,別浪費時間。否則,哼哼……
但是這番話落到承親王耳朵裡,又有了新的理解。在承親王聽來,劉小七是在好心的提醒他,不要逞一時之氣,得罪了永泰帝沒好處。有什麼火氣,將來有的是機會發洩,沒必要趕在永泰帝剛剛登基的當口發作。
承親王低下頭,自嘲一笑。罷了,他今日承劉小七的情,先給永泰帝一個面子。
承親王跪下來,叩謝皇恩。雖說不情不願的,表情也不見得恭敬,可至少他是跪了下來,還磕了頭。
永泰帝見自己的親大哥終於底下高傲的頭顱,跪在自己的面前,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永泰帝握緊拳頭,興奮不已。這就是權力,這就是皇權。他要牢牢的掌握皇權。
永泰帝登基的第二道旨意,是冊封皇后。以前的平郡王妃搖身一變做了皇后,可喜可賀。
永泰帝第三道旨意,是擬定元康帝的廟號。這件事情禮部報了上來,永泰帝看完後沒有異議,直接下旨。
第四道旨意,是加封定國公,楊首輔四位輔政大臣為太師。
第五道旨意,永泰帝下旨給皇后孃家封爵。
卻沒想到,這道旨意遭到了內閣的批駁。
內閣將永泰帝的旨意打了回來,理由是永泰帝給皇后孃家魯氏一族的爵位太高,不合規矩。按照朝廷制度,皇后的孃家,最高爵位是伯爵。除非皇后孃家本身就有高於伯爵以上的爵位。
現在永泰帝要將魯皇后的父親封為侯爵,這絕對不行。所以內閣直接將旨意打了回來。
沒有內閣用印,這道旨意就不合法,就算永泰帝明發旨意,在朝堂上,官員也可以無視這道旨意,不給魯皇后父親面子。
魯皇后得知這個訊息,氣的在坤寧宮大罵。後來又找到永泰帝哭訴一番,說朝臣看不起魯家,看不起她,延伸來想,就是朝臣沒將永泰帝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