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寧三老爺死(第3/6頁)
章節報錯
魏公公想要得到陛下的原諒,除了請罪認錯之外,還要給陛下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京城大旱,老百姓沒飯吃,順安商行沒有盡到責任,提供不了足夠的糧食。
魏公公,你可有想好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順安商行要是供應不了那麼多糧食,最後餓死人,激起民變,魏公公覺著自己到時候還能活嗎?只怕到時候最先死的人就是魏公公,還有魏公公的徒子徒孫。”
魏德召皺眉,他知道劉小七說的都是對的,可是要解決順安商行的問題,必須借用四海商行的力量,這是魏公公不樂意的。
奈何形式比人強,今天為了保命,他只能豁出去,先躲過今天這場劫難再說。
魏公公跟著劉小七進入大殿,當機立斷跪下來,磕頭請罪。邊請罪,邊痛哭流涕,一臉的懊悔和痛不欲生。
一旁的李指揮使見了,頓時甘拜下風。心想宮裡面的公公,能坐上總管太監的位置,果然不簡單。光是這聲情並茂的哭聲就讓人產生了惻隱之心。
李指揮使感慨了一下,也就那麼一下,之後繼續眼觀鼻,鼻觀心。
對於魏公公哭泣,元康帝沒有絲毫動容。他連踹魏公公幾腳,大罵狗奴才。
魏公公被踹翻在地,然後繼續磕頭請罪,說他自己沒盡到監督的責任,才讓下面的人胡作非為,差點釀成大禍。
元康帝正在怒頭,乾脆一把抽出利劍,就朝魏公公刺去。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有小內侍從大殿外進來,“啟稟陛下,承恩伯到了。宋大人同內閣的幾位大人也都到了。”
元康帝本還在氣頭上,聽到人到了,這才努力平息怒火。然後對魏公公說道:“滾到一邊去。”
魏公公趕緊跪到邊上,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程度。
寧老爺子帶著寧三老爺一起進宮,事關順安商行,寧三老爺這位負責人肯定要在場。
宋子期同內閣幾位大佬先後進入大殿,先給元康帝行禮,然後開始說事情。
事情的源頭在順安商行,自然要先說順安商行。
恰在此時,宋子期站出來,“啟稟陛下,微臣有一事稟報。戶部在順安商行購買的糧食,有一部分也出現發黴變質的情況。
那部分糧食,微臣已經讓人收集起來,打算找順安商行退換。不過今日順安商行被人打砸,微臣這才知道順安商行發售發黴變質的食物,並非偶然,而是長期如此。
微臣懇請陛下,未免激起民變,務必嚴懲此事相關人員,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宋子期話音一落,內閣幾位大佬紛紛附和。這下子寧家父子就緊張了。
寧老爺子帶著寧三老爺跪在地上請罪,說監管不力,下面的人胡作非為,請陛下責罰之類不痛不癢的話。
元康帝聽了,連連冷笑。一個個全都說監管不力,全都將責任推到下面做事的人頭上,真當他不瞭解世情嗎?
沒有上面的人發話,給下面辦事的人十個膽子,也不敢出售發黴變質的食物,更不敢將這種黑心糧食賣給戶部。
真是豈有此理。
但是元康帝沒有暴怒,更沒有斥責寧家父子。元康帝只是冷冷地瞪了眼寧家父子。
寧老爺子看到元康帝那個眼神,頓時就驚住了。元康帝那個眼神,分明是要殺人的眼神。
瞭解元康帝的人都知道,元康罵得越兇,事情反而不嚴重,還有轉圜的餘地。反倒是當元康帝不罵人的時候,那才是真正要命的時候。因為元康帝已經盼了你的死刑,自然沒有必要再浪費口水去罵你。
寧老爺子身為元康帝的老丈人,元康帝還沒做皇帝之前,就和元康帝打交道。他對元康帝的性子太清楚了。
心下慌張,完了,完了,陛下要殺人了。他該怎麼辦?寧三老爺雖然不成器,可也是他的兒子啊。他難道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寧三老爺去死嗎?
寧老爺子想到了兩個外孫承郡王和平郡王,又想到寧皇后。他們能夠救下寧三老爺的性命嗎?
寧三老爺卻無所察覺。見元康帝沒有罵他,他心裡頭還在慶幸躲過一劫。
果然是無知者無畏啊!
元康帝沒再理會寧家父子兩人,轉而和朝臣們商量起善後和賑災的事情。
宋子期擲地有聲的說道:“戶部存糧不夠,順安商行已經不可信,必須尋找新的糧食來源。南方那邊今年種下的糧食還沒收穫,不可能從南方調糧。
西北西南更不用考慮。現在唯一還能找到足夠糧食的地方就是海外。據微臣所知,全國這麼多商行,海外運糧規模最大的就是四海商行。
四海商行曾在京城立足了六七年,從來沒有傳出哄抬糧價,售賣發黴變質糧食的名聲。微臣以為,陛下可以下旨,命四海商行大量供糧。
進而減輕順安商行和其他糧商的壓力。同時有了四海商行大批次供應糧食,微臣相信,京城的糧價很快就會回落到正常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