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老太太對宋安然說道:“這方面的事情,你多留意留意。有了訊息,記得告訴老身一聲。”

“孫媳婦遵命。”

宋安然辭了顏老太太,出了上房,先去議事堂忙碌。

二少奶奶離京,顏琴出嫁,幫宋安然協理內務的人一下子就少了兩個。好在別的人基本上都能獨當一面。

忙忙碌碌一天就過去了。

東昌侯府的事情還沒有一個結論,西北的局勢則越演越烈。

容玉率領他的親衛,在西北地界上攪風攪雨,攪亂了人心,也讓西北的文臣武將個個如臨大敵。

不是西北的官員無能,而是容玉這人太兇殘。容玉這個人就是個十成十的變態,為了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除了不對平民百姓動手外,別的人就沒他不敢動的,這世上的壞事也沒他不敢做的。

容玉在西北點燃了一把火,這把火將元康帝給燒痛了,同時也徹底將元康帝的怒火燒了起來。

元康帝命令自己的心腹,趕緊收攏西北的軍權,狠狠打擊這幫無法無天的馬匪。

按理這位心腹大人,有了元康帝的支援,事情應該很順利的。奈何心腹大人去的地方是西北,西北自古以來就是個坑,還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坑。

心腹大人到了西北,就陷入了這個巨坑裡面爬不起來了。元康帝命他儘快收攏兵權。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心腹大人只有一個感慨難難難,除非將西北軍隊的軍官,從上到下全換個遍,那事情就簡單了。

當然這是不現實的。真要將軍官從上到下換個遍,軍隊肯定會譁變,說不定還會有人鋌而走險造反。

而且就算順利換下軍官,可是這樣一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軍隊的戰鬥力將無限下滑,最後變成一股只會禍害老百姓的殘兵。

元康帝讓心腹大人來收攏兵權,前提就是要保證軍隊的戰鬥力,保證軍營不會譁變,保證不會有人起兵造反。如此一來,心腹大人想要收攏兵權的計劃,將變得遙遙無期。

眼看西北局勢亂了,心腹大人的工作還沒有進展,這讓皇宮裡的元康帝氣的火冒三丈。

加上東昌侯倒賣軍糧一案,對西北的局勢也產生了影響。

眼看著西北局勢一天天糜爛下去,元康帝恨不得提劍殺人。

思來想去,還是先將西北局勢穩住,這才是最重要的。想要穩定西北局勢,就得讓吳國公上朝,讓吳國公給西北那些將領釋放訊號。

元康帝也是一個乾脆的人,既然局勢如此,那就沒什麼可猶豫的。當即下旨,命吳國公進宮。

吳國公進宮,元康帝屏退左右,同吳國公進行了一場長談。君臣二人相談甚歡,最後元康帝還留吳國公在宮裡面用飯。

元康帝釋放出來的訊號太強勁了,但凡有腦子的人都看得出元康帝這是打算繼續重用吳國公。至於心腹大人接收西北軍權的事情,自然是不了了之。

因為吳國公出面,西北的局勢漸漸穩定下來。那幫來去如風的馬匪,也沒討到多少好處,最後灰溜溜地退到山裡面躲了起來。

西北局勢一穩,元康帝龍心大悅。還在早朝上誇了吳國公一通,說吳國公是肱骨重臣。

吳國公自然謙虛了幾句。

吳國公府的危機就此解決,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元康帝收攏兵權的心一日不死,四大國公府就沒有安生日子過。這是一場利益之爭,只有死亡才能結束這場爭鬥。所以沒有人敢放鬆。

吳國公同樣不敢放鬆。元康帝只是迫於壓力,才會重新重用他。這不代表元康帝會永遠重用他。

最最關鍵的一點,吳國公府後繼無人。容玉詐死,沒辦法出現在人前,更沒可能繼續在朝堂上混。沒了容玉,吳國公府的勢力該由誰來繼承?

吳國公嘆氣,將自家的子侄挨個數了一遍,全都資質平平,沒有一個頂用的。貿然提拔一兩個上來,落到元康帝手上,只怕不到一個回合就會敗下陣來。

吳國公惆悵啊。容家最出色的繼承人變成了馬匪,一輩子都要隱姓埋名,這種悲痛,難以言說。這是要斷絕容家的根啊。

吳國公心裡頭也怪容玉這混賬小子,整天不幹人事。只要他稍微收斂一點,別那麼亂來,也不至於混到隱姓埋名的地步。

要是容玉在面前,吳國公真要提刀砍了那個不孝子。

吳國公很愁,愁得頭髮都白了。

東昌侯更愁,頭髮不僅白了,還一把一把的往下掉,都快變成禿子了。

東昌侯知道有人在背後算計他。這麼大的陣仗,要說沒人算計,東昌侯除非是三歲小孩的智商。

只是說到誰在背後算計他,東昌侯就有點拿不準了。一開始,他認為是宋子期,也有可能是晉國公府。可是後來一看,情勢不對啊。以前的死對頭全都鑽了出來,個個都在落井下石,恨不得將他打入十八層地獄。

反觀晉國公府,還曾替他遮掩過私下通敵的罪名。

至於宋子期,一直就沒見他說過話。連朝中公認的,某個身為宋子期的狗腿子的人,也始終沒有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