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宋安然聽說蕭訓將關氏送回了關家,緊接著又進宮的訊息,就料想到蕭訓是要廢妃。

宋安然以為蕭訓廢妃有難處,只怕還要拖上幾天才能成功。沒想到只是過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關氏就真的被廢了。這速度,簡直讓人瞠目結舌。不知道內情的人,估計這會還在四處打探訊息,一臉懵逼。

蕭訓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達成心願,成功廢掉關氏。一是因為他找了個‘好理由。’失心瘋聽起來有點糊弄人,但是在皇帝這裡,不存在邏輯不邏輯,只要理由夠好用,皇帝願意相信就行。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元康帝從一開始就不喜歡關氏這個兒媳婦。

元康帝從來都覺著關氏配不上自己的兒子。奈何關氏是兒子的原配嫡妻,他做公公的沒理由,也不能拖著不給冊封。最後只能捏著鼻子,冊封關氏為郡王妃。

元康帝心裡頭默想著,以後少見兒媳婦就行了。眼不見心不煩。

要說當年元康帝為何會同意這門婚事,那實在是一個大坑。當年元康帝同前廢太子正鬥得不亦樂乎,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朝堂上,對內院對孩子關心甚少。

等到兒子長大要說親了,寧皇后就包辦了所有的事情。元康帝覺著寧皇后肯定不會坑自己的親兒子,連人都沒看,家世也沒仔細瞭解,就點頭答應了。

等到關氏進門,元康帝冷眼看著,才發現他一疏忽,就坑了自己的兒子。

關氏雖然在人前表現的很好,但是元康帝自小就跟著永和帝南征北戰,見過的人比別人吃過的鹽都多。他冷眼看了一段時間,就知道關氏不是個良配。兒子吃虧了。

因為大兒子在婚事上吃虧,後來四個兒子的婚事,元康帝吸取了教訓,都會親自過問女方的人品家世等等。

元康帝實在是不能相信自家老婆選兒媳婦的眼光,那眼光跟眼睛上糊了一層屎一樣的,讓人一言難盡。

因為後面四個兒子的婚事,都由元康帝親自過問。以至於嫡出大兒子的婚事竟然成了兄弟當中最差的,元康帝心裡頭虧心啊。一直想著能有個機會彌補一下對大兒子在婚事上的虧欠。

元康帝沒想到,他想什麼就來什麼。他正想著補償一下兒子,結果兒子就請旨廢妃,至於理由好不好沒關係,只要他當皇帝的認為好就行。

於是元康帝都沒深究此事,大筆一揮,就寫下了廢兒媳婦的旨意。

元康帝想著,等廢了關氏之後,他一定要仔仔細細地給大兒子挑選一門門當戶對的婚事。比如楊家的姑娘就很好。不過楊家這一代最好的姑娘已經嫁給了蕭譯。

大兒子再娶楊家姑娘,只能撿楊家的次品,這讓元康帝有點不痛快。

元康帝先按下內心的想法,大兒子的婚事可以慢慢來。先將關氏和關家處理了才行。

傳旨太監到關家傳旨的時候,蕭訓聯絡了幾個御史,在早朝上彈劾關家。

在京城做官的人,就沒有白蓮花。真要是出現一朵白蓮花,那絕對是有鬼。

關家人不算壞,但是也不算好。貪贓枉法這種事情肯定沒少幹,侵佔一點良田,這種事情也是有的。而且蕭訓身為關家的女婿,還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私密事情,現在拿出來,全成了關家的罪名。

而且根據關氏身邊心腹丫鬟的交代,蕭訓還找到當年關大郎第一次睡人妻,害人妻跳井自盡的苦主孃家人和夫家人。

等到苦主孃家人和夫家人的供詞擺上元康帝的案頭的時候,就是關大郎身首異處的時候。

至於關家其他人,自然不能讓他們太容易死,得折磨夠了才能死。

現在蕭訓是恨透了關家。真不知道這些年關家打著他的名頭在外面誘騙了多少小媳婦。一想到關夫人和關大郎做的噁心事,不知情的人都會算在他的頭上,蕭訓是又恨又噁心。

還有關氏,一邊在他面前扮演賢惠妻子,一邊暗地裡誘騙人妻給關大郎睡。一想到蠢透的關氏,蕭訓越發噁心,都快吐了。

他的枕邊人就是這麼一個貨色,還是先後打著韓王府和承郡王府的名義,蕭訓真有一種一刀宰了關氏的念頭。

幸好此事沒張揚開,元康帝不知道內情。

要是元康帝知道內情,知道當年在韓王府的時候,關氏曾以韓王府長媳的名義在外面誘騙人妻,估計元康帝暴怒之下就要誅了關家九族。

奈何為名聲著想,蕭訓就算噁心透了,也不能讓這件事情曝光。不能誅族,就只能用鈍刀子割肉的辦法來慢慢折磨關家人。

元康帝不待見關氏這個兒媳婦,連帶著關家,元康帝也從來沒有給過好臉色。

如今有人彈劾關家,元康帝細想一下就知道是大兒子的意思。元康帝這會樂意做個慈父,既然大兒子要教訓關家,他就成全大兒子這點想法。

元康帝當場就決定讓都察院嚴查關家,御史彈劾的幾條罪名,務必落到實處。

見元康帝殺氣騰騰的,都察院的人就知道元康帝這一回是動真格的,沒有絲毫妥協。等之後得知關氏被廢的訊息後,都察院的官員更是確定了這個想法。

等下了早朝,都察院的官員就帶著人馬到關家抓人。

一時間,關家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蕭訓就坐在一輛簡樸的馬車裡面,透著車窗看關家的下場。

關家一日之間落到下大牢的地步,震驚了京城上上下下的人。

關家不出名,不出眾,連世家的邊都沾不上。可是架不住關家祖上有德,又生了個好女兒。好女兒嫁給了皇帝的嫡長子,做了王妃,這是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