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安然的野心(第3/6頁)
章節報錯
這次戰爭,勳貴武將出動了十分之七八,而且都是各家各戶的精英人才。這些人要是都死在草原上,那麼大周的武將培養也就斷了傳承。
十幾年,二十幾年後,如果發生戰爭,又有誰能領兵作戰?女兒似乎說得遠了點。那就說當下,如果那十幾萬大軍全都餓死在草原上,父親以為西戎會怎麼做?
他們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西戎王只要腦子沒廢,就一定會帶領殘存的勢力進攻大周邊關。屆時又有誰能領兵打仗?
屆時熟悉草原戰場的兵將又從哪裡來?或者女兒該問一聲,到時候大周還有能和西戎作戰的兵將嗎?
沒有!一個都沒有。儘管定國公還在京城,還能帶兵打仗,可是他手底下無兵,靠他一個人他怎麼打?屆時生靈塗炭,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坐在金鑾殿上的那個人會怎麼做?他會為了自己的位置,同西戎王苟且。屆時,父親辛辛苦苦,殫精竭慮攢下來的國庫銀子,就會白白地送給西戎,壯大西戎的勢力。
以後每隔三五年,當西戎人沒糧食吃了,沒錢花的時候,他們就會帶著騎兵到邊關肆虐。
大周這邊只能望風而降,然後獻上金銀財寶,希望西戎老爹手下留情,拿錢走人。如此屈辱,如此無能,父親願意嗎?父親願意和那個人一起苟且嗎?
如果父親願意和朝堂上的文官武將一起苟且,那這番話就當女兒沒說過。不過女兒不願意苟且。父親不幫忙,女兒就靠自己的能力救出那三路大軍。”
“靠你的能力?你有多大的能力?”宋子期怒斥宋安然,“我並沒有說要放棄那十幾萬的將士性命。那十幾萬人的的重要性,你都能知道,我難道能不知道。”
宋安然頓時轉怒為喜,“父親的意思是放棄太子?竭力營救深入草原的部隊?”
宋子期長嘆一聲:“我實在是不願意將太子殿下往險惡之處想。實在是因為平日裡,太子殿下做事都喜歡與人為善,處處留一手。
以前我嫌他手段不夠乾脆果斷,可是如今我更喜歡他真的有一顆善心,我真的希望火燒糧草和他沒有關係。
可是火燒糧草這件事情發生得實在是太蹊蹺了,讓人不得不懷疑太子殿下。就算這件事情不是他授意,十有**事先他也知情。
就算事先他不知情,事後他也沒有阻攔,更沒有拆穿那些人的陰謀詭計。”
宋安然嚴肅地對宋子期說道:“父親不用再感慨了。時間寶貴,父親趕緊做決定吧。如果支援太子,那麼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那十幾萬的將士死在草原上。
而且太子繼位,太子妃轉眼就會被放出來。父親可別忘了,太子妃對女兒極為不滿,她一出來,首先肯定是施加壓力,逼著父親將女兒嫁給蕭譯。
之後就是栽贓罪名,弄死女兒,然後再借口弄死我們宋家全家上下。總歸太子妃上位,對我們宋家一點好處都沒有。
而且以太子的能力,也無法力挽狂瀾,將西戎騎兵擋在邊關之外。那之後的情況,女兒不敢深想下去。因為女兒有可能被東宮那一家子送到草原和親。
父親別以為女兒是危言聳聽。以東宮那一家子的做派,以太子耳根軟的特點,只要西戎人開口提出和親,女兒就有可能被送到草原和親。父親絕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對不對?”
宋子期表情凝重,“為父沒想到你會想這麼遠。先不說太子如何,先說如何救人吧。你在西北安排了兩百萬斤的糧食,有了這些糧食,只要能及時運到草原深處,就足夠救人了。
唯一的難題就是如何將這些糧食,名正言順的送出關。這件事情不太好辦。西北各處關口如今都掌握在太子殿下手中。
太子一聲令下,以四海商行的那些人,只怕一粒糧食也別想送出關。不僅如此,只怕連性命也會丟在邊關。”
宋子期所說的問題,也正是宋安然擔心的。這也是為什麼宋安然要來見宋子期的原因。
那些糧食,沒有朝廷的手令,真的有可能一粒都運不出去。
宋安然看著宋子期,問道:“父親有什麼辦法解決此事?能不能以朝廷的名義運糧?”
“那如何解釋那兩百萬斤糧食的來歷?以個人名義送糧救人,而且一送就是兩百萬斤,這隻會招來殺身之禍。宋家也會背上邀買人心的罪名。屆時,不死也得死。”宋子期板著臉說道。
宋安然咬牙,“可是從京城運糧去邊關,根本來不及。等糧食運到的時候,那些人早就餓死在草原上了。”
運送糧食是一件極其辛苦又漫長的工作。不像後世有火車有飛機。這個時代,運送糧食全靠牛馬和人力。一天走幾十里路,幾百裡幾千裡得走多長時間啊!
如今,能救人的糧食只有宋安然提前安排在西北的那兩百萬斤糧食。只要有朝廷的手令,那些糧食即刻就能運送出關。
宋子期沉吟片刻,說道:“安然,你先別急。這件事情肯定有解決的辦法。首先,我們得找一個有分量的人出面。”
宋安然細想一遍,“父親的意思是說找魯郡王和按郡王出面嗎?”
宋子期搖頭,“這兩位王爺資歷威望都不足以堪當大任。倒是韓王府世子,或許有用。韓王跟隨在陛下身邊,如今正處於生死關頭,他肯定願意和我們合作。”
“我估計他更願意留在京城監視東宮。”宋安然小聲嘀咕了一句。
宋子期笑了起來,“安然,想要救那十幾萬性命的人,全京城不止我們父女二人,還有無數老百姓和朝廷文武官員,以及勳貴武將的家人。
他們一旦聯合起來,就算某些人執意保住太子,至少表面上也不得不做出退讓。我一會就安排人去聯絡。”
“父親還是沒和女兒說該怎麼將存在西北的糧食運出去。”
宋子期笑了笑,說道:“最遲明天,我會拿到朝廷批文,到時候,你讓人騎快馬到邊關送批文,讓人將那些糧食送出關。”
宋安然提醒道:“父親還忘了一件事情,我們沒有嚮導。沒有嚮導,糧食就沒可能送到三路大軍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