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進入建業(第3/4頁)
章節報錯
顧雍小跑兩步上前,躬身施禮,問道:“丁君侯聽說過在下?”
丁辰道:“君乃蔡邕先生之高足,在下如何不知?”
“既然君侯知道,那當得在下一拜,”顧雍說著,在眾目睽睽之下當眾給丁辰跪下,磕了一個頭。
顧雍怎麼說也是顧氏家主,在江東也算士紳領袖級人物,他如此作為,那一眾士紳不免驚詫不已。
就算是迎接王師,也不必如此卑微吧?
丁辰也跳下馬來,上前攙扶顧雍道:“元嘆先生何須如此大禮?”
顧雍固執的磕了三個頭才站起身道:“在下向君侯跪拜,並非為自己,而是為了先生。
此前先生故去,孤女文姬又不慎流落匈奴,正是君侯率軍將其迎回,使其免遭流離之苦,設若先生在世,也要重重酬謝君侯。
在下身為先生弟子,當代先生跪謝君侯。”
這顧雍自幼便拜蔡邕為師,學習彈琴書法與文章,深受蔡邕喜愛。
蔡邕贈之以名,故他與老師蔡邕同名(“雍”與蔡邕的“邕”同音)。
他又因受到老師稱讚,故取字元嘆。
如此論起來,那蔡琰還是他的師妹,他恩師故去之後,本想接師妹到江東來避禍。
可是派出之人還未找到小師妹,蔡琰已經被匈奴人抓走了。
顧雍聞知之後感到自責不已,覺得沒有照顧好恩師的女兒,對不起恩師。
他本以為小師妹落入匈奴人之手,必然有死無生,可是前幾年卻收到訊息,曹操之婿丁辰率軍揚威草原,竟然把蔡文姬給接了回來。
僅僅因為此事,他便想要向丁辰道謝。
所以他在孫權面前主張投降最積極,這也是原因之一。
“這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元嘆先生無需客氣,”丁辰淡然微笑道:“更何況蔡娘子乃是大才女,不僅精通音律,而且其能背誦蔡先生四百部藏書。
如今其已默寫出來,使先賢文章不至於失傳。
就憑這一點,在下迎回蔡娘子已是值得。”
“這對君侯來說是舉手之勞,對我顧雍來說卻是非同尋常,”顧雍正色低聲道:“我江東顧氏,願聽從君侯差遣。”
“好說,”丁辰點了點頭道。
隨即丁辰率領軍隊進入建業城,如此盤踞江東十數年的孫氏算是被他徹底平定。
進到孫權的官邸之中,顧雍率領所有豪紳領袖前來拜見。
只要這些人認可了丁辰,江東地面就能穩定。
雖然方才陸遜喊了一嗓子,說明丁辰不會妄造殺戮,但是曹軍此前畢竟劣跡斑斑,大家心裡依然不放心。
張溫試探著問道:“丁君侯既已平定江東,不知將來該如何治理江東?”
“一如大漢舊制,”丁辰道:“曹丞相自會派官員前來治理。”
眾士紳聽了丁辰這親口答覆,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恢復大漢舊制,朝廷官員與士紳共治天下,是每一個豪族都願意看到的事。
畢竟誰也不願意看到軍閥割據,尤其是地方豪族。
“不知我等家族子弟是否可以薦舉為官?”張溫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