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只有諸葛亮法正二人前去面見劉備。

見到劉備之後,諸葛亮當先便義正詞嚴道:“如今曹操專權,篡漢之心昭然若揭,天下黎民倒懸,百姓無主。

主公仁義之名遍佈四方,今已撫有西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順,以討國賊。

此事不宜遲,便請擇吉。”

“孔明欲陷備於不義耶?”

劉備大吃一驚道:“劉備雖為漢之宗室,但畢竟乃臣子也,若為此事,是為反漢,劉備如何面對那些為興復漢室而前來相投之人?”

劉備的擔心是有原因的,他此前正是打起了興復漢室的大旗,如此才從曹操手中吸納了許多忠於漢室之舊臣,並順利在蜀地站穩腳跟。

可是他若妄自稱帝,跟曹操也沒什麼兩樣了,那些人憑什麼繼續追隨於他?

“非也非也,”諸葛亮搖頭道:“方今四海才德之士,捨死忘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

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願主公熟思之。”

劉備捏著鬍鬚沉思不語。

法正繼續勸道:“孔明之言甚是,那些有德之人既要伸大義於天下,相助主公攘除奸兇,還於舊都,同時也要有相應之名分地位。

主公如今僅為益州牧,麾下之人再如何拼殺,也不過州之官吏而已,這與曹操相比已經是輸了,主公可要三思啊。”

劉備聽了法正的話,倒背雙手來回踱步。

他一眾手下目前的確存在這個問題。

他的正式官職才是益州牧,還是自封的,手下那些文武撐死也不會突破這個官職,那大家跟著他混還有什麼意思。

而曹操那裡隨隨便便就能封出一個三公九卿,比他的官職還高,兩相對比氣勢上先輸了。

劉備沉吟道:“要我僭居尊位,我必不敢,可再商議長策。”

諸葛亮想了想道:“主公平生以義為本,未肯稱尊號,今有西川之地,可暫為漢王,與曹操分庭抗禮,平起平坐。”

劉備有些憂慮道:“可是,我等並無天子明詔,卻自稱為王,此僭越也,”

“今宜從權,不可拘執常理,”諸葛亮斷然道。

法正也在旁邊幫腔道:“那曹操乃宦官之後,如今尚且稱魏王,主公身為漢室宗親,居漢王之位乃是名正言順。

今日事急從權,可先進位為王,然後表奏天子,未為遲也。”

接下來眾文武一起勸進,劉備推脫不過,只好答應進位漢王,築壇於沔陽,方圓九里,分佈五方,各設旌旗儀仗,接受群臣參拜。

同時劉備大封群臣,封名士許靖為太傅,在文官之中為第一,其下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將軍。

武將之中馬超以平西將軍為第一,其下蕩寇將軍關羽,徵虜將軍張飛緊隨其後。

隨後劉備將這份封賞名單上表朝廷,請求天子批准。

一套儀式過後,劉備召叢集臣議事。

法正躬身道:“啟稟大王,如今威脅我蜀地者,依然為漢中之曹軍,懇請大王立即發兵,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取漢中,然後方能圖謀關中之地。”

劉備身著袞服,頭戴九旒冠冕,掃視了一眼麾下文武,沉聲問道:“諸卿以為該如何?”

他自然知道漢中對於蜀地的重要性,可是此前派兵一奪漢中卻損兵折將,連麾下大將黃忠都被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