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跟朱桓被五花大綁起來,灰頭土臉的看著丁辰。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朱桓若皺半點眉頭,便不算條漢子,”朱桓氣鼓鼓的道。

丁辰跳下馬來,上下打量著朱桓,微微笑道:“我奉朝廷之命,乃是前來平定不服王化,妄圖割據之孫氏違逆。

你吳郡朱氏,也是名門望族,即為大漢子民,我為什麼要殺你們?”

朱桓咬牙切齒道:“我等與你曹氏勢不兩立,別以為你說一兩句好聽的,便能讓我等信服。”

“信不信我無所謂,不過我確實是來解救你們的,”丁辰淡然道。

可是朱桓跟陸遜全都扭過頭去,誰也不相信他這些鬼話。

丁辰繼續雲淡風輕的道:“你們可以設想一下,若我平定了孫氏,將來朝廷自然會派其他官員前來主政地方。

不過,朝廷官員最多也就到縣令一級而已。

自此再沒有了江東之主,江東將由朝廷官員與爾等士紳共治,如此對你等名門望族是有利還是無利?

若想不明白,我可以給你們時間,讓你們在這裡慢慢想。”

這一番話,陸遜與朱桓對視了一眼,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們都是江東豪族的代表人物,當然記得當初孫策平定江東之時,把他們豪族子弟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孫策用那強硬手段讓他們這一階層全都噤若寒蟬,不敢出聲。

所以實際上他們跟孫氏是有血海深仇的。

只不過換了孫權執政之後,改變了策略,讓豪族子弟入仕為官,他們這些人總算可以重新抬起頭來做人了。

可固然如此,他們依然要與孫氏原來的班底——淮泗武人集團爭權奪勢。

所以造成今日之局面,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們頭頂上有個孫氏割據政權。

若真如丁辰所說,朝廷平定了孫氏,就相當於把壓在他們頭頂上的帽子徹底掀除,從此江東再沒有派系之爭,再也沒有人跟他們爭權逐利。

朝廷派地方官是應該的,但是自古皇權不下縣,縣令的權力是有限的,真正到了地方上,還是他們這些豪門士紳說了算。

這不又恢復到了以前大漢王朝他們這些豪族士紳最榮光的時刻?

“你這話……說得是真的?”朱桓試探著道。

“那還有假?”丁辰莞爾道:“如今天下即將一統,你不會以為,曹丞相會再立一個江東之主,跟自己作對吧?”

“那好,我信你,從今天起,我吳郡朱氏唯朝廷馬首是瞻,”朱桓爽朗的道。

吳郡朱氏有兩位代表人物,一為朱治,一為朱桓。

只不過朱治從孫堅時期便跟隨闖蕩,剿過長沙匪寇,討過西北董卓,後來又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連家小都交給朱治保護。

而正宗的吳郡朱氏,卻是朱桓所在這一支,他們的家鄉就是吳郡吳縣,乃是江東本土派的代表。

後來的聖人朱熹,也是出自這一支。

“好,”丁辰讚歎了一聲,上前親手為朱桓解開綁繩道:“朱將軍可立即派人回去跟家中老爺子說一聲,讓他把所有地契都準備好。

只要能出示地契,我便將所有土地歸還朱氏?”

此前孫策平定江東之時,帶來了一幫嫡系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