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以他女婿的能力,公孫康絕不是對手,敗亡是早晚的事。

如今放眼天下,依然存在的割據政權,除了西北的馬韓與漢中的張魯外,就剩下夏口的劉備與江東的孫權了。

而近在眼前的劉備孫權,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到他一半。

那還等什麼,直接蕩平就是。

至少也先把劉備滅掉。

要不然劉備把守住夏口那個關鍵位置,江陵的水師戰船隻能被封鎖荊襄一帶,既不能沿江東下,也不能調回到襄陽那比較安全的地方。

而江陵的位置比較容易遭受攻擊,萬一江陵失守,那麼多戰船落入敵人手中,可就不妙了。

於是曹操把這個軍事部署拿出來與謀士們商議,他本以為會得到所有謀士響應。

畢竟他的實力如此強大,跟劉備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

可是沒想到謀士賈詡卻出言反對。

賈詡認為此時取江東的時機還不成熟。

固然曹操的主要目標雖是劉備,但夏口位置特殊,只要曹軍攻取了夏口,則可以順勢沿江東下,從千里長江任何一點登陸江東,從此天險將不復存在。

所以攻打劉備,江東孫氏必定來援,到時曹軍所面對的必定是孫劉聯合的水軍。

而荊州水軍剛剛歸附曹氏,人心還未穩定,戰鬥力堪憂。

再加上曹氏從北方帶來的軍馬又不習水戰,攻打夏口根本用不上,所以討伐劉備勝算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大。

如若曹操能等到荊州水軍完全歸心之後,便可派一員熟悉水戰的將領指揮艦隊沿江東下,再派一員大將率領曹軍主力走陸路直取廬江,如此水陸並進,則江東再沒有任何抵擋的可能性。

其實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曹軍慘敗不在於郭嘉早亡,而在於曹操沒有聽從賈詡的勸告。

賈詡作為當世第一毒士,的確是赤壁之戰前最清醒的人。

他所提出的水陸並進,攻伐江東的策略,可以看做魯肅東吳版隆中對倒過來用。

其實無論隆中對還是魯肅版隆中對,歸根結底都是在說曹氏實力太強大,做為偏安的政權,唯一取勝的可能就是逼其兩線作戰,分化曹氏的實力。

而賈詡的水陸並進策略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分兩路攻擊江東,令江東也不得不兩線作戰。

若戰爭純粹到了拼實力的層面,無論江東還是西蜀,都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

可惜的是,這策略若是郭嘉或者程昱提出來的,曹操或許還會重視。

而賈詡的人品太差了,所出的每一個主意都是先為他自己考慮,所以曹操對賈詡出的計謀都持幾分懷疑的態度。

再者曹操如今也的確有些膨脹,畢竟他還從來沒有如此豪橫過,指揮三十萬人馬作戰,試問天下誰人能擋?

就算江東孫權主動加入進來又如何,到時正好趁勢連江東孫氏一起滅。

於是曹操並沒有聽從賈詡的勸告,率領荊州水師出江陵,沿江東下,直取夏口。

騎兵步卒則在江北岸沿江而行,配合水軍行事。

只要拿下了夏口,屬於江東孫氏的長江天險便成了一人一半的天險。

曹軍可以在任何時候,任意地點,登陸江東的土地,孫權恐怕就要睡不好覺了……

……

其實此時孫權知道曹操去取夏口之後,已經睡不好覺了。

明眼人誰都看的出來,假如夏口丟了,不依靠長江天險,江東軍絕不是曹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