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長坂坡(第2/3頁)
章節報錯
曹操作為太尉之子,也是從小玩箭的,清楚的知道考工監做的箭矢是什麼樣子。
他手中這支羽箭,重量要遠大於現有制式裝備,應當是使用了更為上等的拓木。
想來在柳城那麼寒冷的地方能找到如此密實的拓木也不稀奇。
而且這羽箭的做工極為考究,要遠比考工監所製作細緻。
他心中不禁暗自感慨,子文這個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能比他人做的更好,這也是他優良品質所在。
只可惜要委屈他在柳城待幾年,希望他不會怪自己這個岳父。
好在他還年輕,等將來他表兄繼承大位,必然能好好補償他。
“那便是你們射的?”曹操眯縫著眼睛,看向遠處箭靶上所射中的羽箭。
以張遼等人的箭術,再用上如此順手的箭矢,所有人都射中了靶心,如此也證明了這批箭矢的質量。
“是的,”張遼等眾將點頭應聲。
“仲德,”曹操沉聲道:“既然這箭矢如此優良,就按約定之雙倍糧食支付柳城,這樣的箭矢他們造出多少便收多少。
並且告知他們,柳城所產箭矢,只能交由朝廷,不可流落他處。”
用了這種羽箭,相當於增加了弓箭兵的威力,曹操自然不能允許其他諸侯擁有。
雖然現在天下已經沒有幾家諸侯了。
僅剩下西北的馬韓,東北的公孫康,漢中的張魯,益州的劉璋,江東的孫權,以及荊襄劉氏。
此時荊州劉表已經病故,其繼承人劉琮在荊襄各豪族的裹挾下,已經準備投降朝廷,荊州已經不算是一方割據勢力了。
只不過此前依附於荊州,駐紮在新野的劉備不願意投降而已。
劉備雖然不願意投降,但也清楚自己的實力,以一萬軍馬守新野,不可能守得住。
而且劉琮在襄陽率眾投降,他劉備固守新野,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
於是劉備果斷放棄了新野,向南方的樊城撤退。
並且劉備撤退,還帶走了新野的全部百姓,並在城內放了一把大火,什麼都不給曹軍留下。
而樊城離新野不過百十里,離曹操駐軍的宛城不過二百六十里,所以樊城顯然不是劉備的終點。
諸葛亮早已為劉備謀劃過,讓劉備去夏口,以圖聯合江東,共同抗曹。
劉備若從樊城坐船,沿漢水東下,便可直抵夏口,那裡有劉琦的一萬水軍。
只可惜,樊城的船隻才有多少?
即使徵調了周邊所有船隻,慢說新野樊城的百姓無法上船,就連手下僅剩的這一萬軍兵也裝載不下,這可是劉備的全部家當了,不能丟掉。
於是劉備命關羽先乘船先去夏口,把劉琦的水師調來接應。
劉備則帶領張飛諸葛亮糜竺等文武以及新野樊城的十萬百姓逃往當陽方向,做出將要去往江陵的架勢。
江陵作為劉表的大後方,是荊州最大的糧倉儲備地和武器庫,是荊州十萬水師駐紮之地。
荊州當地自古流傳的銘訓:“不得江陵,則無以衛襄陽;不得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得江陵,無以保江夏;不得江陵,則無以顧長沙。”
可見此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只不過江陵的守將乃是張允,與蔡瑁交好,也是投降派,蔡瑁若投降,張允自然跟著降。
所以劉備奔江陵,只能是個幌子。
劉備帶著十萬百姓,路過襄陽時還在劉表墓前祭奠了一番,以此向荊州僅剩的主戰派表明,劉琮雖然降了,但是他劉備扛起了荊襄抵抗曹氏的大旗。
其實荊襄也並非全是投降派,主戰派也是有的。
例如江陵的南面,鎮守長沙的劉表侄子劉磐以及郡尉黃忠便不願意投降。
而且劉備一直宣揚自己愛民如子,仁德蓋世,曹操則豺狼當塗,暴虐嗜殺,若讓曹軍攻入荊襄,必會像當年屠殺徐州一般縱兵屠城,所以跟隨他劉備遷移才是最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