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被解救的女子則怔怔的看著這位少年,雖然年輕,可是身上卻有一種獨特的氣場,那些殺人不眨眼的軍兵似乎都很懼怕他。

這時候牛金對著庭院內眾人朗聲道:“大漢安北將軍,平陵亭候丁君侯在此,你們這裡誰是領頭的?”

此時庭院裡除了一眾少女之外,還有十幾個被抓來的男性。

他們都是被烏桓人抓來,用以脅迫少女們就範的。

有一個頭發胡須俱已花白的年長之人,穿著頗為體面,大約是這方城縣鄉紳之類的角色。

他顫巍巍的上前,眼含熱淚對丁辰道:“總算把君侯盼來了……看來朝廷還沒有忘記我們這些邊民。

如非君侯搭救,我們恐怕都要被這烏桓人擄走,連牛馬都不如。”

他回身對著院裡的眾男女百姓道:“鄉親們,咱們快給君侯磕頭,叩謝君侯救命之恩吶。”

說著帶領眾人全都呼啦啦跪在丁辰腳下,磕頭謝恩,非常虔誠。

在烏桓人眼中,漢家百姓根本就不是人,男人都是牛馬,女人都是工具。

若非丁辰率軍到來,他們每一個人都面臨著悽慘的下場。

“請起吧,”丁辰攙扶起這些百姓道:“身為大漢軍將,抗擊外族,保境安民,乃我輩應盡之責,諸位無需客氣。”

他話雖這麼說,但是一眾百姓深受感動,只有在同族軍隊面前,他們才算是個人。

丁辰手下軍兵很快就把被俘的百姓全都解救出來。

百姓們看著烏延部一眾人已經被擒獲,想起這幫人在這方城縣做下的種種惡事,紛紛請願讓丁辰殺這幫牲畜,為他們殘害的百姓報仇雪恥。

丁辰也沒想放過他們,在聚集的數千百姓面前開行刑大會。

那烏桓人雖然即將被殺,但是個個彪悍無比。

烏延頭領更是挺著脖子惡狠狠地威脅道:“你等今天敢殺我們,我們大單于定會率軍馬殺過來,血洗這方城縣為我們報仇,到時你等一個也活不了。

如若現在乖乖把老子放了,老子道會考慮在大單于面前為你等求情……”

話未說完,便被後面的魏延一刀砍了腦袋,鮮血噴出數尺。

後面的軍兵也毫不容情,把這些烏桓軍兵盡數斬殺。

這幫烏桓軍兵每人手上都沾染不少漢家百姓的鮮血,砍頭沒有一個被冤枉的。

方城的百姓看了雖然血腥,卻都感覺大快人心。

自從公孫瓚覆滅之後,已經多少年沒有大漢軍隊為他們撐腰,保護他們了。

所以丁辰率領的軍兵進駐方城縣,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擁護。

但是也有百姓們對烏延頭領臨死之前的威脅感到擔憂,因為那些威脅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說到底烏延部只是烏桓部落中較小的一支,而真正讓袁紹立為大單于的踏頓,手下有數萬鐵騎,那才是令人生畏的軍隊。

而且踏頓已經洗劫了幽州數個郡縣,搶走了數十萬的人口。

如今漢軍在這裡殘殺烏延部雖然是痛快了,可是踏頓前來為烏延部報仇怎麼辦?

此時方城縣的縣令早已經嚇跑了,只是下面各鄉紳維持著地方管理。

在縣衙內,丁辰接見了眾鄉紳代表。

有個鄉紳首領戰戰兢兢的問道:“君侯對我方城縣有救命之恩,我等自當肝腦塗地以報,可是老朽斗膽問一句,不知您此次率兵前來,是碰巧路過,還是準備長期駐守?”

“爾等是怕踏頓率軍前來報復,是麼?”丁辰直接點破道。

“實不相瞞,正是如此,”鄉紳首領道:“這方城縣是我們世代居住的家,此地離踏頓所屯住的柳城,比君侯所在的許都近的多,將來君侯若撤兵回許都,我等依然要暴露在踏頓的鐵蹄之下,過著生不如死,朝不保夕的日子。”

“放心,”丁辰淡然道:“我此次率兵前來,定會一次解決解決踏頓之患,攻破柳城,將烏桓軍兵斬盡殺絕,使其再也無法進攻邊郡。”

“徹底解決邊患,那可真是太好了,”眾鄉紳聽了丁辰的回答無不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