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接到冊封之後自然對丁辰感激不盡,要不是來到河北,哪有這麼容易翻身?

……

此時,幷州刺史高幹見大勢已去,也遣人前來向丁辰投降,丁辰算是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北方四州。

曹操也準備搬往鄴城。

……

話說袁尚單騎逃出薊縣之後,一路向東。

他做夢也想不到焦觸張南也會背叛他,此時他身邊一個護衛也沒有,想來從出生到現在還沒有這麼悽慘過。

哪怕是當初在冀州戰敗,至少身邊還有數百殘兵敗將。

更令他感到難受的是,父親的基業傳到他手裡,不到兩年竟然就盡數失去了,他自然不甘心。

他此去乃是要投奔烏桓,借用烏桓騎兵之力,為他報仇雪恥,奪回地盤。

烏桓,是華夏北方遊牧民族之一,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受漢護烏桓校尉管轄。

及至漢末,天下大亂,軍閥割據,烏桓趁勢崛起,各自稱王,並助袁紹擊敗公孫瓚。

袁紹對烏桓也算仁至義盡,不止將自己侄女認作女兒嫁給烏桓首領,而且為最大的一支,叫做踏頓的首領請封為大單于,讓踏頓統一了烏桓各部,並且對於烏桓人劫掠邊境漢家百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踏頓對袁紹極為感激。

此時袁尚正是要前去投奔踏頓。

他曉行夜宿,一路東行,惶惶如喪家之犬,經過漁陽郡,進入右北平郡。

遼西、遼東、右北平被稱為烏桓三郡,右北平已經是烏桓人的地盤,只不過踏頓的大本營卻在柳城(今遼寧省朝陽市),那是戰國時期燕國的西城都。

等到柳城,袁尚已經狼狽不堪,到城內單于府見到踏頓之後,當即哭訴了起來。

“大單于,自從我父去世之後,那曹氏仗勢欺人,悍然攻入我河北,逐步蠶食之下,不止佔據了冀州,就連幽州也被他們奪去,想來他們知道我父與大單于交好,早晚都會前來攻打,還望大單于早做好防備。”

“三公子放心,本單于手下有騎兵三萬,防禦萬無一失,”踏頓淡然道。

踏頓是個年過四旬的漢子,他有著遊牧民族的勇猛,同時又有漢人的精明,要不然也不可能審時度勢,統一烏桓各部。

他當初幫袁紹,屬於一次投機,從結果來看他是投對了,從而得到袁紹的幫助,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至於袁紹女兒送給他,他自然要笑納,不過他的騎兵對邊境漢家百姓該搶還是搶。

只不過袁紹派人前來一說,他便收斂一下。

如此袁紹獲得了面子,他獲得了實惠,他也真心希望這局面能繼續維持下去。

可是沒想到袁紹竟然在官渡被曹操擊敗,回來之後便死了。

袁氏這幾個兒子也實在不爭氣,這麼快就敗光了家業。

如今北方之主換成了曹操,踏頓摸不清曹氏的路數,所以必須要先展示一下武力,把曹氏打疼,然後就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了。

最好能讓曹操也能像袁紹那樣軟弱,乖乖把女兒送來,然後對他進入漢地的劫掠視而不見,如此兩方便能和睦相處。

“本單于不止要防禦柳城,還要助三公子收回失地,為袁公報仇,”踏頓豪氣干雲的道。

袁尚沒有想到踏頓如此講義氣,感動的眼淚都快要流下來,於是躬身道:“如此,多謝大單于,若能助在下收復幽冀二州,在下將漁陽上谷二郡也劃於大單于麾下。”

“我與袁公乃是莫逆之交,為袁公報仇,助三公子收復失地乃是本分,不用三公子如此,”踏頓拍著胸脯道。

隨即踏頓說話算話,點齊三萬烏桓軍兵,由袁尚這個漢奸帶領著氣勢洶洶西去。

本來幽州還有部分官吏以及百姓對袁氏心存感念,準備迎接袁尚,可是烏桓大軍殺入漁陽郡境內,一路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隨即烏桓軍又襲擊了范陽郡、上谷郡,驅趕著十萬戶漢家百姓,三四十萬人回到了柳城。

漢家男人全都被趕做奴隸,女人則被烏桓人瓜分了。

袁尚這才明白,敢情踏頓只不過是打著為自己收復失地的名義,發了一筆橫財,搶了這麼多百姓,根本就沒想著替自己復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