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又是一次乾淨利落,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而且是接連兩次戰勝袁紹這個老對手,讓曹操心裡美不勝收。
此時曹操最關心的便是這個老對手下場如何,要是死在亂軍之中那就……太好了。
“卻是不知這些屍體裡有沒有袁紹,”丁辰也不敢確定,方才他也上陣了,以他的武力只能在亂軍之中心無旁騖的迎敵,還無法去觀察其他。
“必然不在,”這時候趙雲在旁邊板著臉道:“實不相瞞,末將方才正想去衝擊袁紹帥旗,取其項上人頭來著。
可是他們主動扔掉了所有旗幟,再也不見了蹤影,想來混在亂軍之中逃走了。”
趙雲當年是公孫瓚白馬義從的一員,雖然公孫瓚並沒有多麼重視他,但是公孫瓚行事光明磊落,善待士卒,且一直打擊異族入侵,保境安民,這些事都是趙雲所深深佩服的。
即使趙雲離開公孫瓚,也是以為兄長治喪為名,並沒有跟公孫瓚鬧翻。
可是公孫瓚卻死在袁紹手裡,所以趙雲卯足了勁兒,想殺袁紹為舊主報仇。
沒想到袁紹父子自知不敵,把所有旗幟全都扔掉,在亂軍之中趁亂逃脫了。
“袁紹逃亡,必走倉亭,”曹操掃視大家一眼,沉聲道:“步卒原地修整,所有騎兵,隨我追!”
相對趙雲而言,曹操更想早早要袁紹的命。
好不容易又一次把袁紹身邊軍兵打光,若讓他逃回去,以他袁氏在河北的影響力,必然很快又能集結起一支令人不可小覷的軍隊,到時依然是曹氏最大的威脅。
所以除惡務盡,要是能把袁紹直接斬首,那河北將再也不足為慮。
丁辰跟隨曹操帶領一眾騎兵向著倉亭方向追了下去。
唯一擔心的是此地離倉亭已經很近了,前面再也沒有曹氏伏兵,若任由袁紹輕騎逃跑,不用一個時辰就能到達倉亭津,那裡必然有防禦工事,到時候就不好辦了。
路上曹操問丁辰有沒有見過曹丕他們,丁辰才知道這幫小子在戰場上行走丟了。
同時丁辰心中隱隱有個懷疑,莫不是這些小子們拿了硬弩,卻沒有機會用,感覺英雄沒有勇武之地,所以去找機會使用了吧?
……
話說曹丕等人,早就憋著勁兒逃脫了。
他們好不容易到了戰場上,又帶了如此利器,應當斬將殺敵才是,怎能僅僅在大哥保護之下觀戰?
他們一直待在曹洪埋伏之地,後來曹洪率軍殺出來,他們趁著大哥集中精力觀戰的時候,偷偷溜了出來。
這一眾孩童,除了曹丕曹真曹彰兄弟外,還有曹範夏侯惠等從兄弟共計十二人。
這些都是曹氏二代之中最為核心的子弟,所以曹操要在可控的範圍內,讓他們早些接觸戰爭。
可是誰也沒想到,局面卻漸漸變得不可控了。
這鐵血少年團在曹丕的帶領下,看著輿圖騎馬繞路北行,在倉亭津前十幾裡處找了個山頂埋伏下來。
向下俯視,可以看到下面一條不寬的路,直通倉亭津袁軍防禦工事。
“子桓哥哥,我們在這裡埋伏,能有什麼用?”曹範百無聊賴的摩挲著手中的硬弩。
“怎麼沒用?”曹丕指著下面道:“這條路是從戰場去往前面那防禦工事最近的路,無論父親的計策多麼完備,戰場上漏網之魚總會有的,到時候必然從下面這條路上過,咱們就正好伏擊。”
曹範不耐煩的道:“咱們想要殺敵,那戰場上袁軍多的是,何必繞這麼遠的路,跑這裡來伏擊漏網之魚?”
“你沒覺得,子文哥哥給咱們製作的硬弩,就很適合伏擊麼?”
曹丕還沒說話,曹真已經斜瞥了曹範一眼道:“要不然,咱們這硬弩雖是利器,但真正到了戰場上,面對成千上萬的敵軍,沒等射別人,人已經把咱們的腦袋砍了。”
話音未落,就聽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
“來了!”曹真眼睛一亮,趴在山頭上觀察,只見約有二百騎左右,從戰場方向而來。
他剛要瞄準,曹彰在旁邊道:“子丹,先嚇唬他們一下。”
說著,曹彰賊兮兮的從兜裡逃出一隻用於發號施令的號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