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操坐在書案後面,面容嚴肅的道:“沒想到,如今袁紹還能組織軍馬與我站成平手,老夫倒真是小瞧這位老友了。”

袁紹自然也非泛泛之輩,要不然也不至於坐擁北方四州,建立那麼大的功業。

說起來袁紹的軍事才能還是不錯的,至少從出世到現在,直到跟曹操對陣之前,還從來沒敗過。

“如今老夫雖然燒燬了袁氏烏巢的存糧,但袁軍大營之中必然留有部分糧食,以夠三五日之用。

而我軍糧草,卻是堅持不了三天了。

如三天之內無法取勝,依然是糧盡之死局,諸位有何良策?”

曹操揉著額頭,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

荀攸和劉曄均陷入沉思,袁軍實力還是如此強大,想要速戰速決也不是那麼容易。

這時候丁辰突然出言道:“丞相,既然袁軍依然勢大,若任其抱成一團,擺開陣地與我決戰,我軍並沒有取勝之把握。

除非……讓袁紹自行把軍兵拆解開。”

曹操眼睛一亮,抬頭看著丁辰,問道:“你是不是已有謀劃,不妨說來聽聽。”

“為今之計,只有調虎離山,”丁辰道:“丞相可派出兩支疑兵,一支前往鄴城,作勢偷襲袁氏老巢,另一支前往黎陽,做出切斷袁紹後路之勢。

如今烏巢教訓擺在面前,袁紹必然分兵救援,如此我軍便有取勝之機了。”

其實對袁紹來說,雖然烏巢糧草被燒,再加上張郃高覽叛變,卻均沒有動到袁氏根基。

只要袁紹穩紮穩打,依然有很大的可能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真正令袁紹一敗塗地的,正是這簡單的疑兵之策,調虎離山。

計策無所謂好壞,只要在合適的時機用出來,便能收到奇效。

此時曹操疑惑的看向荀攸與劉曄,“依二位來看,子文這計謀如何?

二位暢所欲言即可。”

“咳咳,”劉曄捂著嘴乾咳了兩聲道:“在下覺得,丁君侯此計未免稍顯簡單了一些。

此前袁紹沒少吃分兵的虧,顏良文丑十萬大軍便是這麼被殲滅的,如今他豈能還上這種當?

他身邊的郭圖審配沮授等,自會提醒於他。”

“在下倒覺得不妨一試,”荀攸卻道:“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如今袁紹接連受挫,恐早已變得疑神疑鬼,大概誰的話都不信。

若我放派出疑兵,對袁紹來說,定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在下覺得,倒不妨一試。”

曹操沉思了一下,微微點了點頭,於是派出李典樂進各自率領一千軍兵,大張旗鼓的分別往鄴城和黎陽進發。

第二日天剛矇矇亮,曹操便接到斥候稟報,袁紹派出兩路軍馬,各一萬五千人,一路增援鄴城,一路增援黎陽。

曹操大喜過望,沒想到丁辰簡簡單單的一個疑兵之策竟然成功了,看來袁紹是真的被嚇怕了。

隨即他下令,派出主力軍兵,兵分兩路前去追擊那兩支軍馬。

面對那萬餘軍兵,追擊的曹軍自然大佔優勢,而且是追著屁股打,袁軍很快就形成了大潰敗。

此時袁軍大營內的袁紹接到了訊息,也率領所有軍兵前去增援。

曹操也已經急紅了眼,親自帶領軍兵出防禦工事與袁軍決戰。

袁軍被吃到了三萬人馬之後,實力大不如前,曹軍的優勢便顯露出來,漸漸對袁軍呈壓倒之勢。

未曾抵抗一個時辰,袁軍便開始了潰敗,一開始只是小股,後來便是大片大片的逃竄。

袁紹不甘心失敗,困獸猶鬥般努力呵斥著軍兵上前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