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表雖然引誘了數支賊寇前來攻打陽安,但是這些賊寇們平常各自為戰,並不屬於同一個山頭,有的還互相有仇。

所以人數雖多,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

“全憑父親吩咐,”李基李旭二位少年意氣風發的抱拳道。

縣長趙巖乃是個文官,戰戰兢兢的捋著鬍鬚道:“作戰之事在下幫不上什麼忙,唯有登上城頭為李都尉搖旗吶喊,祝願李都尉馬到成功。”

“多謝趙公,”李通道:“就請趙公緊閉城門,待李某率軍出城,掃蕩賊寇。

我等若能堅守至曹丞相率大軍歸來,自是首功。”

“但願能等到那一天,”趙巖嘆息道。

於是,李通父子率領手下一千軍兵殺出城去,此時最先趕至陽安縣的,是賊寇江宮,他兩千軍馬剛剛趕到城下,列了個鬆散的陣型。

由於賊寇沒有統一的協調,所以前來的時間並不一致,這也是李通所尋到各個擊破的時機。

“李通聽著!”江宮是個三十來歲的精壯漢子。

他沒想到李通兵馬僅僅是他的一半,竟然也敢率軍殺了出來,在軍陣前橫槍躍馬,耀武揚威的大聲喝道:“如今曹氏即將覆滅,十萬荊州軍陳兵邊境,豫州數郡皆叛離曹氏,你區區一個陽安都尉,手下不過這點人馬,卻妄想能對抗天兵?

還不早早投降,本將可在劉荊州面前為你求情。

否則本將必殺你個片甲不留。”

“呸!”李通怒罵道:“爾等賊寇,也敢大言不慚,妄稱天兵?

我堂堂大漢朝廷都尉,食朝廷俸祿,豈有向爾等賊寇投降?受死吧!”

說著,李通長槍一揮,帶領兩個兒子以及身後一千軍兵,向江宮的賊軍殺了過去。

江宮也沒有指望陣前罵戰能讓李通投降,只不過是擺清形勢,講明道義,打擊曹軍士氣,同時鼓舞自己軍兵的氣勢。

見曹軍主動出擊,江宮冷笑著打手一揮,也率領軍兵迎了上去。

畢竟他的軍兵是曹軍的兩倍有餘,曹軍還敢衝鋒,簡直是自不量力。

雙方一接戰,江宮才發現有些糟糕,戰鬥力並不是靠簡單人數的堆積那麼簡單。

曹軍雖然只有一千人,但是戰術素養要遠勝於他手下的軍兵。

雖然戰場一陣混戰,但是曹軍依然保持著最基本的陣型不亂,相互之間能形成策應,能互相保護同袍之間的側翼,同時力氣往一處使,共同攻擊同一個目標,這也就是軍陣的意義所在。

可是江宮手下的軍兵,軍陣本來就鬆鬆垮垮,混戰起來就誰也顧不得誰了。

他們只是一門心思的亂砍亂殺,毫無配合可言,所形成的的戰鬥力自然跟訓練有素的曹軍沒法比。

所以雖然曹軍是以一敵二,但是臨陣損失並不大,而江宮賊軍卻是死傷眾多,漸漸穩不住形勢,有要潰敗的架勢。

江宮急的在軍中大喊大叫,為手下鼓舞士氣。

可是緊接著李基李旭兩位少年,在亂軍之中一左一右衝江宮殺了過來。

江宮以一敵二,但是很快的就發現,這兩個少年生龍活虎,他恐怕一個都打不過,更何況兩個?

再打下去要完!

江宮心中一陣慌亂,亂軍之中撥馬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