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官渡鏖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烏巢,隸屬於豫州酸棗縣,因南鄰烏巢澤而得名。
在後世,隨便一個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官渡之戰的勝負手正是烏巢劫糧。
其實此時曹袁雙方就實力來對比,曹操佔領的兗州多山,土地貧瘠,而豫州又是四戰之地,經過黃巾軍之亂、董卓亂政等數次戰火荼毒,早已變得十室九空,千里無人煙。
雖然曹操佔據豫州之後,大力招募流民屯田,實行了許多恢復生產的做法,但也僅僅過去一年而已,所起到的效果還並沒有完勸展現出來。
相對而言,袁紹佔領的北方四州,所受的戰亂要輕的多,無論糧草還是兵源,都比曹氏要豐足。
所以整個官渡之戰前期,即使經過白馬之戰,曹氏兩度勝袁,但是袁紹的實力依然要遠遠強過曹操。
即使到了後來的相持階段,袁氏的優勢也要強過曹氏,透過拼消耗,幾乎就把曹氏拖垮。
只有經過烏巢劫糧之後,曹氏才徹底扭轉了頹敗的局勢,一舉擊敗袁紹,打贏了這場奠定北方局面的戰役。
只可惜,在真實的歷史上,袁紹將糧草囤積在烏巢是許攸前來高密,曹操才得知的。
而這一世,許攸如今還在許都關著,自然沒法前來給曹操開全圖了。
丁辰只能自己來。
“你帶領信得過的兄弟,多帶乾糧,隱藏在烏巢澤中,隨時監視烏巢動靜,”丁辰對魏青道:“若發現什麼異常,立即前來報我。
另外,你們萬萬不可洩露行蹤,讓他人發現。”
“諾!”魏青應了一聲道:“放心吧,此前我可是作過幾年細作,這盯梢的事兒我熟悉。
可是……盯梢誰都能做,馬上就要打大仗了,把我們這幫人派去做這個,似乎有點兒……”
“有點兒大材小用是麼?覺得不如在戰場上立的功勞大?”丁辰微微笑著問道。
魏青愣了愣神,隨即點了點頭。
他習慣於在戰場上縱橫決蕩,的確有點看不起細作所做的那些蠅營狗苟之事。
好男兒自然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獲取人頭功,建功立業。
如今大戰在即,正是一展身手的時候,卻派他去盯梢,能立什麼功勞?
可是丁辰卻表情嚴肅的道:“不要小看了這次任務,你若真能發現異狀,所立的功勞會超乎你想象,讓別人去我還信不過呢。”
魏青將信將疑的答應,然後退了出去。
回到軍營之後,從他百十名手下之中暗自挑選了十幾個懂水性的親信出來,向他們透漏準備前去烏巢澤隱藏盯梢一事。
那一眾親信雖然不敢違抗命令,但心中不免懷有怨言。
理由跟魏青一樣,覺得做這種事上不得檯面,頂多也就通風報信,恐怕與立功無緣了。
十幾人帶足了乾糧,悄無聲息的出發……
官渡的防禦工事內,曹操帶領眾文武巡視了一遍,點頭對旁邊的劉曄稱讚道:“子揚這工事築的不錯,短短數月便築城如此規模之城牆,還嚴密封鎖了訊息,實屬不易,值得誇獎。”
其實早在數月之前,曹氏郭嘉荀彧等眾謀士早就預見到大戰即將爆發,同時也選定了官渡作為決戰之地,於是曹操暗中派劉曄調集人手,前來主持修築防禦工事。
到如今這工事終於要派上用場了。
劉曄卻搖搖頭道:“主公謬讚了,其實還是時間太倉促,故而僅能修成這等規模。
若再有數月工夫,在下能將這所有城牆再加高五尺,將來大戰起時,所起到的作用要比現在強數倍。”
曹操笑道:“此戰乃是袁某所發起,何時開打由他袁本初說了算,主動不在我。
不過依老夫看來,子揚這就不錯了,看來當初老夫沒選錯人。”
劉曄是謀士中比較獨特的,他似乎對一些工匠類的技藝比較有研究。
這時候,有斥候來報:“稟主公,袁紹親率四十萬大軍前來,已渡過黃河,向此進發。”
“四十萬大軍?”曹操冷笑道:“他袁本初也真敢胡說,依老夫看,他頂多有十萬。”
這時候斥候猶猶豫豫的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道:“那袁紹……還命人做了一份檄文……這是抄錄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