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丁辰便率領他手下的兩千人馬跟隨曹軍出發了。

曹軍總計五萬人,由曹操親自統領,這是曹氏所能拿得出來的所有主力。

大軍輕裝簡從,奔向黃河上游。

從那裡大張旗鼓的渡過黃河,繞到顏良軍背後,攻擊袁軍補給線上的軍事重鎮延津,以吸引顏良主力前來救援。

這就是荀攸的聲東擊西之策。

……

與此同時,黃河渡口,天陰沉沉的。

顏良坐在馬上,看著手下所有軍隊已經安然度過黃河,在南岸集結,他心中卻是一陣猶豫。

看著遠處已經若隱若現的白馬城,他對旁邊的副將淳于瓊與軍師郭圖道:“兵法有‘半渡而擊’之說,可是我軍順利渡河,白馬守軍並未出城襲擾,可見細作探查沒錯,白馬城內守軍並不多,故而不敢出城。

我軍如此強盛,正該一鼓作氣,拿下白馬,為主公所率領主力渡河做準備。

這時候怎能半途而廢的撤回去?”

他這五萬先鋒軍已經跟曹軍主力差不多,渡過黃河之後呈泰山壓頂之勢。

小小的白馬不過是彈丸小城,集中兵力只需一日便可攻破。

有白馬城在手,身後的渡口便安全了,待將來袁紹率領的主力到來,便能安全渡河,不用害怕曹軍襲擾,順利在黃河南岸集結。

可是此時卻傳來曹軍準備攻擊延津的訊息……

郭圖神色冷峻的道:“公驥不可大意,若延津失守,我軍糧草便供應不上,假如攻擊白馬稍有差池,則我軍便陷入斷糧的危險境地。

我軍的確兵強馬壯,所以只需穩紮穩打,正大光明尋找機與曹軍決戰即可,無需兵行險著。

此時將軍應當分少量兵馬在此佯攻白馬,而盡遣主力前去救援延津。”

顏良攥著拳頭,使勁錘著腦袋。

按說他作為袁軍的前哨,帶領這麼多軍卒過河,應當勇往直前,蕩平白馬城,為主公率領的主力鋪路才對。

過了河的軍卒,哪有再退回去的道理?

可是他又清楚的知道,郭圖是最瞭解主公的人,既然給他來做軍師,所提出的建議他不得不考慮。

若不管身後曹軍,依然率軍進攻,自然能立功勞,同時也存在著風險,萬一延津失守,他這支軍馬就成了一支孤軍。

若退回去先保護延津,穩妥是穩妥,絕對不會犯錯,但那樣不止不能立功,恐怕還會被冠以膽小退縮的帽子。

這兩種選擇各有利弊,一時間顏良不知道該怎麼選了。

的確跟沮授所說,讓他上陣殺敵,他絕對是一等一的武將。

可是讓他做方面主帥,隨時根據形勢做出應有的判斷,他確實很不夠格。

過了一會兒,他才攥了攥拳頭,嘆口氣道:“就依公則之言,仲簡(淳于瓊)率軍五千,前去佯攻白馬,由本將親率大軍,返回延津,與曹軍決戰。”

“將軍從善如流,實乃明智之舉,”郭圖誇獎了一句。

沮授說顏良不能用,他就親自到這前線來輔佐顏良,讓其建功立業,以證明沮授的判斷不可信。

顏良搖了搖頭,這也是無奈之舉。

這時,突然遠處一匹快馬飛馳而來,馬上斥候高聲叫道:“主公急令!主公急令!”

軍兵都閃開,那斥候暢通無阻的到了近前,伸手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交到顏良手裡。

顏良展開一看,不由的哈哈大笑道:“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