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覺得既然希望這位教習不偏不倚,首先自己就要對諸子百家一視同仁,不能因為鄭玄研究過經學就對其有所厭惡。

便端正了態度,對司馬徽問道:“鄭玄儒家學識豐厚孤有所耳聞,只是其對諸子百家涉獵情況究竟如何?”

司馬徽說道:“先王之時,並無儒家之言。君子皆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張瑞點頭,最晚在周禮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這六門必修課。

而孔子還要等到春秋時期,才提出復古禮,儒家學派的發展時間更加靠後。

司馬徽雙手一拍,說道:“早在鄭玄年輕時,從關西名士馬融處遊學結束返回關東,馬融便曾感慨詩書禮樂皆東矣。”

“因而鄭玄早在數十年前便已精通數算、音樂、禮儀、射術、文學、書法等方方面面。”

“此後數十年鄭玄一直博覽各家經典,博採眾家之長。對天文、曆法、地理、奇門、音韻、訓詁、校讎、詞彙皆有所涉獵。”

“鄭玄對長安學宮各學院學術可有了解?”張瑞問道。

司馬徽點頭,說道:“今歲年初,袁譚攻破北海,孔融經徐州投奔朝廷,鄭玄心慕長安學宮三百萬冊典籍,便隨孔融一同抵達長安。如今鄭玄一直在長安學宮之中博覽各家經典。”

聞言,張瑞頗為欣慰,當初設立雍臺閣,便是期望有朝一日能實現這種情景。將漢室皇家藏書公諸於眾,讓四海八方的學者都有機會汲取先賢智慧。

這一幕的實現,將使前人智慧得以流傳,使文明水平得以發展。

當然,最直接的利益還是,吸納天下學者為長安所用。

鄭玄這種文壇泰斗都被吸引到了長安,張瑞相信還有更多學者加入了長安學宮。

“既然是大祭酒力薦,那便由鄭玄為關西學童啟蒙。隨後孤將會送張嘉與張玉環前來進學,關西文武將校家中幼子一會一同進學。”

隨後張瑞鄭重的說道:“孤今日在此立下規章,學校便是學校,各項事務皆以教習為尊。任何官員文武不得以權勢干預,學員之中敢有人飛揚跋扈,飛鷹走馬,直接罷黜。”

“凡學院罷黜之人,無論文科、武考,皆不允許參與。”

藉著這次設立啟蒙學童,張瑞有意梳理整個教育體系,逐漸規範化學校教育模式,避免學堂逐漸墮落成後世私塾模樣。教習在上面枯燥讀書,紈絝子弟在下面結伴打鬧。

為天下每個學子建立檔案的宏偉目標還實現不了,但為這群五陵少年建立一份檔案,長安提學司還是富有餘力的。

規範化的學校教育,既能促使這些學子認真求學,也能幫朝廷沙汰一群不學無術的廢物。

連最簡單的遵紀守法,認真向學都做不到,還想去牧民一方,統兵打仗?回家做夢去吧。

定下了長安學宮附屬啟蒙學院一事,張瑞總算是得以清閒,又在長安學宮待了三四天放鬆心情。

期間張瑞還見了見享譽天下的海內名士孔融,不過這位名士在政治上著實是沒有什麼奇才偉見。

張瑞與其聊了一刻鐘,便將其打發離去。

從頭到尾這位名士都在講禮儀,講道德,講儒家那套經典理論:“雖一介之善,莫不加禮焉。”

難怪他帶領北海官軍,卻先敗於黃巾賊張饒,後受困於管亥,更只用了短短數月就被袁譚徹底擊敗。

青州黃巾賊的戰鬥力,天下有目共睹。巨寇管亥,能圍困孔融,卻被劉備只派了三千援兵就輕鬆擊敗。高唐一戰,裴儉率五千府兵全力以赴追殺劉備,隨便抽出一點餘力就大敗數萬青州黃巾賊,斬首數以千計。

孔融能敗於這種戰力的黃巾賊,張瑞只能說腐儒那一套理論,用來修身、齊家非常周備,治國、平天下真的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