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諸葛亮對新朝的軍事意義(第2/2頁)
章節報錯
關西的內閣這麼能才幹斐然嗎?不知不覺就平定了一個州?
張瑞驚訝的問道:“也就是說交州、豫章如今都已被朱氏兄弟平定?”
蔡琰搖頭,回道:“交州名義已降,但地方割據蠻夷猶在,政令不出城池。而豫章太守朱皓已被中郎將笮融所詐殺。如今豫章太守為朝廷所任命華歆。”
終於出現了一位自己認識的歷史人物,號稱龍頭的華歆,華子魚,曹魏司空,太尉。
大概理清了脈絡,張瑞對諸葛亮問道:“汝並非自徐州而來?”
諸葛亮點頭,解釋道:“某之前隨家父生活於泰山郡,家父在某八歲時病故,某便隨叔父生活於豫章。”
張瑞被氣笑,再不相信那些破公眾號之言了,摔!都是些什麼胡言亂語!
什麼曹操在徐州的屠殺給十四歲的諸葛孔明心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心理陰影與刻骨銘心的仇恨。
感情諸葛亮從來就沒經歷過曹操的屠殺!
事實上諸葛亮的經歷還不如陸遜周折,陸遜至少親身經歷了廬江之圍。
而諸葛亮雖然是徐州琅琊人,但是其父親諸葛珪擔任泰山郡丞,諸葛亮八歲以前隨父親生活在兗州泰山郡。而其父親死後,諸葛亮一直跟著叔父諸葛玄生活。在諸葛玄被袁術表奏為豫章太守後就去了豫章。
曹操的落魄,張瑞還記得。當年所有諸侯都在迅速擴張,張瑞、袁紹、袁術都在擴張版圖,唯有曹操連基本盤都丟失殆盡。
這種情況下,諸葛玄早早就去了豫章,諸葛亮哪有機會經歷徐州屠殺。
張瑞的困惑得以開解,倒是諸葛亮眼中精光一閃,問道:“丞相為何會以為某自徐州而來?某似乎並未說過自己是徐州人士?”
張瑞暗吸一口冷氣,開掛開習慣了,終究免不了露出馬腳。
心神急轉間,張瑞笑著說道:“孤今日方才同一群徐州文武交談許久,汝等口音十分相似。”
這個理由順利說服了所有人,聽起來合情合理。
張瑞便立即轉變話題,問道:“汝等在爭執何事?”
談到這裡,即便諸葛亮儒雅斯文亦不肯服輸,說道:“此乃某根據先賢陣列,改進之八陣圖,某以為可練兵用之。”
八陣圖啊,這可是如雷貫耳的陣列。
至少在唐代以前八陣圖的軍事意義還是被高度認可的,詩聖杜甫便曾作詩《八陣圖》贊曰:“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唐代之後倒是不八陣圖失去了軍事意義,而是李靖在《唐太宗李公衛問對》中認真梳理了八陣圖的歷史脈絡,與列陣形式,總結為“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內圓外方”。
然後在此基礎上創立了六花陣,歸總於《衛公兵法》,一同構成唐代府兵巔峰鼎盛的戰鬥力。
諸葛亮怕張瑞誤以為八陣圖是自己書生意氣幻想出來的東西,便解釋道:“八陣乃漢軍常設陣列。大將軍竇憲《封燕然山銘》曰,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絳天。”
“若某能盡善八陣圖,乃至巔峰,某堅信必能助丞相重演——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