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不搞刺殺的郭嘉又盯上了掀起叛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談完政務,張瑞打算關注一下陳登的私事。
這位雄氣壯節的名士因為愛吃生魚片,導致腹內有蟲數升,哪怕華佗為其醫治,吐出三升生蟲,但依舊難以根治,最終英年早逝。
張瑞不想辛辛苦苦培養的一位都指揮使因為這種小事便英年早逝,浪費自己無數精力。
便問道:“久聞元龍出身于徐州世家,必然對美食頗有研究。可有何徐州美食推薦於孤?”
政事問對結束,閒談起來陳登便放鬆了身心,聞言立即興致勃勃的向張瑞介紹道:“自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荀子·禮論》曰,大饗,尚玄尊,俎生魚。吳王聞三師將至,治魚為鱠。以丞相之尊,飲御諸友、賞賜下臣,正適合魚膾。”
聽陳登這麼細緻的介紹生魚片文化與歷史,張瑞就知道這傢伙平時沒少吃。
於是便興致勃勃的說道:“既然雲龍如此推崇,孤與元龍一起嚐嚐。來人,令後廚準備魚膾。”
但命令剛傳下去,庖廚還未動身,一群負責起居注的長安學宮史官、長安醫學院教習與大量監察御史便圍了上來。
人到的這麼整齊,顯然是張瑞早前的刻意安排。
長安學宮醫學院祭酒張仲景說道:“醫學院早已對生食有所研究,總結理論,肉未停冷,動性猶存。旋烹不熟,食猶害人,況魚膾肉生,損人猶甚。為症瘕,為痼疾,為奇病,不可不知。”
張瑞影帝附身,斬釘截鐵的說道:“元龍雄氣壯節,湖海平生豪氣,怎會害孤?”
陳登亦被這浩大聲勢所驚,連忙跪伏在地,說道:“臣絕無行刺之心。”
張瑞親自扶起陳登,說道:“孤深信元龍忠貞氣節。”
張仲景佯裝大怒,說道:“若如此,丞相便是以為吾等醫學院教習、成百上千之學者皆尸位素餐,讒言陷害忠良?”
張瑞暗中給張仲景演技點了個贊,笑著說道:“孤怎會有此念?醫學院教習夙興夜寐,孜孜不倦,乃是當今醫學權威。”
陳登亦開口說道:“是登愚昧無知,不識醫患,才致有所誤會。請醫學院諸君海涵某這愚昧無知之人。”
監察御史立即開口,說道:“以陳元龍之才氣,尚且不知魚膾之害,可見天下百姓對此多有無知。請丞相宣佈政令,昭告天下,生肉生魚,未烹不熟,不宜入腹,有害體魄。”
張瑞立即從善如流,對這方面,張瑞確實沒什麼好感。不能理解,怎麼會有人喜歡吃削薄的生牛肉、生羊肉。古人平均壽命二十二歲,跟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脫不了關係。
對此治理,張瑞也沒下什麼嚴刑酷法,只是以官府來引導天下觀念,形成生吃肉、血、魚是一種野蠻習俗,諸夏為文明之邦,理應鄙視這種野蠻習俗。
後世百姓沒有經歷嚴刑酷法在認識的生吃魚肉的危害後,也緩慢的拋棄了吃生魚片的習俗,張瑞只是將這一程序加快。
這也不是什麼很難實現的事情,在張瑞穿越前,很難想象幾個男性三五好友,跑去扶桑料理店吃生魚片。基本上不陪女人,很少有男人會踏足去吃。
實在是有人喜歡吃生鮮,例如陳登這種,張瑞也沒辦法強求,畢竟每個人都有追逐興趣愛好的權利。
只能靠這種形式,給陳登留下一個記憶深刻的印象。
待張瑞登基之後,會再次找陳登聊聊這個事情。讓他只要吃生魚片,就會想起意圖弒君的恐怖罪名。
怕是從今往後,陳登都能對生魚片有心理陰影。
最後陳登離開前,張瑞鄭重的吩咐道:“既然生魚片有害體魄,元龍亦應當戒此習俗,調理身體,君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