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當然可以選擇叛亂,一如張瑞剛穿越來時,漢靈帝徵調匈奴騎兵參與平定張純之亂,結果導致十萬匈奴暴亂。

但真沒必要小覷滿朝公卿,作為統治者,沒有人會願意逼得底層百姓暴亂。設定的稅率、貢金,都是在胡人的忍受範圍之內。

至少對於胡人首領而言,繳納貢金的代價,遠遠低於直面孟朝大軍。

而在帝國最西方,無疑是貴霜的領土,荀彧以木杆指向帝國版圖的西部邊疆,說道:“貴霜作為我朝之臣,每年進貢黃金、白銀各七千金,並精金良鐵五萬餘斤。此項不涉及任何行政開支,完全是財政結餘。實乃我朝之第一藩輔。”

以斤作為度量單位,張瑞感觸還不深。

但換做兩,就是黃金、白銀各十一萬兩千斤,這個數字已經與大宋給遼國的歲幣相當。

要知道這規模的歲幣,維持了遼宋的百年和平。

平心而論,貴霜若是願意年年保持這種規模的貢金。張瑞真的沒有興趣去滅掉貴霜。甚至就如盟約所說,如果貴霜境內發生叛亂,孟軍會積極出兵,幫其平叛。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遼宋會結為兄弟之國了。

去年在接受貴霜貢金時,張瑞可是樂的合不攏嘴。這麼多黃金、白銀,全流入了自己的小金庫。張瑞樂的大手一揮,從少府撥出八千萬錢,賜給了直隸百姓。

這個沒有任何官府名目,就是官府財政富裕,給百姓發錢,百姓隨意支配。這種情況在後世北歐國家司空見慣。甚至諸夏的港區因為獨立財政,也經常如此。

這既是為了體現京城首善之地的特殊地位,也是為了拉攏人心。令百姓感受到對外戰爭的戰爭紅利,從而不牴觸安西對外征服。

荀彧向眾人說道:“此前直隸百姓皆從貴霜豐厚貢金中受益。而國家從未因戰爭加稅,百姓更無切膚之痛。”

“形成如此背景,諸君可知這其中緣由?”

呂蒙年輕氣盛,表現慾望強烈,說道:“臣以為蓋因我朝武德昌盛,往往能以最低代價,取得最大戰果。”

荀彧笑著撫掌,說道:“君所言極是。這也是此次軍議召開之目的。如今殿內名將雲集,群賢畢至,為的便是以長刀破竹、水銀洩地之勢,攻破此地。”

眾人立即將目光聚集到荀彧木杆所指之處,就在孟朝玄黑色疆域的西方,一片規模宏大的不臣之國。

在新思潮的激盪下,孟朝官員行事與儒家官員已經有了很大不同。

比如若是儒家思潮統治朝廷,此時荀彧一定會濃墨重彩的講一下,敵國有多殘暴不仁,多罪不可赦。

己方弔民伐罪,師出有名。

但此時宮殿內,所有人都理所應當。敵國在孟朝邊境,且強大富庶,那將其征服,令其稱臣納貢不是理所當然嗎?

所有將校、謀士都明白自己身上擔負的使命,就是大敗敵軍,收其府庫、財富而歸,令其繳納貢金,東面而拜。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