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務實的地方也就在這裡有所體現。

雖然是國家吸引這些人前往邊塞戍邊,但也不要指望國家給所有人發老婆。

緣邊那麼多胡人部落,不論是娶、是買,哪怕是去把胡姬敲暈了扛回家,怎麼不是解決的方法?

能搶到胡姬回來,國家會給安家費用,給官婚賞賜。一如當初關中百姓娶羌人女子者,賜錢一萬。

搶不到,這真的不能怪國家政策不給力了。國家給了其最輕鬆的環境,最容易成功的條件,只要努力就能享受到超級帝國帶給子民的各項專屬福利。獲得美滿而又寧靜輕鬆的生活。

但這些人依舊選擇躺平,國家也沒法一味的去求著供養這些大爺。

最後,賈詡對自己的政策總結評價:“華族蒙榮,懷德安土。”

讓官府引導緣邊諸郡的風氣導向,讓胡姬以嫁給諸夏貴胄為榮,以學習禮教,安居樂業為榮。

若這是這項政策能夠推進成功,不用二十年,緣邊各地就會有大量胡人女子為諸夏青壯生下大量子嗣。

邊境沿線人口迅速充實,胡風盡去,諸夏之風儼然,家國安穩,邊患消散,胡虜部落一年比一年衰弱。

賈詡取名比較文藝,不像張瑞那麼直白,這一戰略被其命名為“義武奮揚”。

取自“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用以震懾胡人,試看誰敢與我諸夏子民相爭?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張瑞看完這一句,心情激動的拍案而起。

這就是煌煌天朝的張揚自信,這就是孟朝君臣的強勢威嚴。

於是張瑞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批覆同意,由賈詡統籌各部,負責這一政策推行。

為了保證戰略的順利推進,民部首年便給了三十億錢的預算。

如果按照當初娶一個羌人女子,賜錢一萬而算,這足夠娶三十萬胡人女子。

不過顯然如今情況與當初不同,這些百姓遷到緣邊地區,首先要解決的是住房問題。

這三十億錢,其中泰半都進了商人的口袋。

朝廷招標了一份住房專案,朝廷出錢,出標準。商人出物資,出人力。

不管商人用什麼手段,朝廷只最後在指定區域驗收住房的數量與質量。

不過政策討論中雖然一直以緣邊諸郡為主體,但首年度的移民郡國卻不在北方邊郡。

而是在江南水鄉,也就是江東六郡。

針對的物件顯而易見,就是深山裡那些山越人。

百姓進山裡扛媳婦回家,總比去茫茫大草原上要靠譜。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