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貴霜帝國的瞭解,蘇則顯然不如貴霜的君臣百姓。

這些本地臣民,會很快找到南亞次大陸究竟什麼東西在聖朝更緊缺,從而搬運到中原換回大量開元通寶。

而韋蘇提婆一世顯然不能理解,為什麼來自天朝上國的大軍,竟然點名要銅十萬斤。

這種東西,在貴霜境內可謂是四處可見。

至於用中原的開元通寶。這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

繳納大量黃金給孟朝,貴霜境內的黃金已經不足以再維持金幣繼續充當貨幣。

貴霜必須尋找另一種貨幣。

而韋蘇提婆一世並不理解鑄幣權的意義,開元通寶又能解決貴霜面臨的問題,方便對中原貿易,韋蘇提婆一世便沒有多想立即點頭應允。

“此外,貴霜王儲自五歲起,便要前往中原為質子。其繼位之時,我朝會派軍護送其回國。”

派質子,已經是諸夏自戰國時期便有名的傳統了。這其中最赫赫有名的當屬秦異人。即奇貨可居的主角,秦莊襄王,秦始皇的老爹。

但蘇則要貴霜派遣質子,不僅僅是為了讓貴霜有所憂慮,不敢輕易叛變。更重要的是,要貴霜王儲自幼接受中原文化。

待其回國繼位後,自然會對孟朝抱有好感。

試想一個自幼在中原長大的國王,一切習慣、禮節都採用中原文明,返回國家後,看著一群陌生的大臣,用著奇怪的禮節與語言。

其孤身一人在皇宮內怎麼會不孤獨,不恐懼?

這時候他是會覺得國內陌生、詭異的大臣可靠?還是護送他回國,保證其戴上王冠的孟軍可靠?

很顯然,只要他智力正常。他都能明白,孟軍雖然高高在上,但不會圖謀他的王位,取他性命。

那些看似謙卑的臣子,兄友弟恭的兄弟,卻都有可能害死他,以期坐上他的王位。

所以到時在位的貴霜皇帝會更牢牢抱緊孟朝的大腿。唯恐孟朝宣佈,不再接受貴霜為藩臣。

到時候積怨已久的貴霜臣民,野心勃勃的將領貴族,沒有了忌憚,都會一擁而上,將貴霜國王撕得粉碎。

而韋蘇提婆一世關注的顯然不是這些,而是緊張的問道:“聖朝會派兵護送王儲回國繼承王位?”

蘇則點頭,說道:“只要貴霜臣服。我聖朝保證,千秋萬代,貴霜之王都是汝之後代。”

韋蘇提婆一世立即應允,語氣乾脆利落,唯恐蘇則反悔。

對一位君王而言,一切都是虛浮,只有保證家族永戴王冠,才是最根本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