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任何官員在皇帝心中的價值都比不上黃金一千萬斤。

雖然貴霜帝國不可能有這麼多黃金。可是有可能得到與被弄丟了,這兩者還是有天地之別。

在孟軍高層達成一致共識的次日,已經被囚禁了四天的韋蘇提婆一世終於見到了孟軍主將,安西節度使蘇則。

此時韋蘇提婆一世形容枯槁,眼圈烏黑深陷,頭髮上還有泥土草屑,完全看不出一國至尊應有的模樣。

而孟軍將領們一個個衣裝筆挺,鎧甲森嚴,尤其臉上的從容自信,驕傲跋扈,像是烈日一樣,灼燒著韋蘇提婆一世的內心。

見到蘇則,韋蘇提婆一世聲音如同蚊蠅,訥訥不可聞。

蘇則皺著眉頭看向翻譯官。翻譯官急得一頭大汗,認真聽了許久才說道:“節度使,貴霜國王請求您放其歸去。”

既然已經決定與韋蘇提婆一世合作,蘇則便沒有厲聲喝斥,而是和風細雨,面帶笑容,給韋蘇提婆一世充足的希望,安慰道:“只要貴霜繳納足夠貢金,吾等立即送國王回城。”

聽完蘇則的要求,韋蘇提婆一世眼神一亮,臉上多了幾分神采。

可隨即想到貴霜境內,哪有這麼多黃金?便連忙說道:“小王我會立即寫信催促王后、大臣們繳納貢金。但一千萬斤黃金,確實倉促間難以籌集。請分為多年,每年繳納。”

歷史在這一刻走入了完全不同的軌道。

孟朝與金國剛立國時不同,是一個文明先進,富庶昌盛的國家。

親眼目睹了國內太多先進政策的蘇則,並沒有秉持著收取一波賠款便走的想法。

經過一夜的冥思苦想,蘇則已經初步想到了幾點,如何不統治貴霜,卻能持續不斷的收割這龐大帝國的財富。

貢金只是這一切最初級、最簡單的手段。

因而蘇則說道:“這一千萬斤黃金,一千萬斤白銀,是貴國必須賠付之物資。首批賠付我朝,必須有五十萬斤。之後每年賠付四千斤皇金、白銀。”

每年四千斤(漢斤256克)黃金、白銀這個數字高不高?

那自然是一筆極大的財富。傳回長安,蘇則能享受整個天下的讚譽。

但若相比宋朝歲幣三十萬兩白銀(宋兩40克,即漢斤四萬六千八百七十五斤),這個數字又顯得微不足道。

三十萬兩還只是給遼國一家的,還有給西夏七萬兩千兩。後期給金朝的歲幣更是多達五十萬兩。

貴霜帝國每年繳納的白銀還不足宋氏歲幣的二十分之一。

至於黃金,這倒不用擔憂。南亞次大陸盛產黃金。實在不行,貴霜國王只要納貢之前,去搗毀幾個寺廟。就足夠繳納貢金了。

所以韋蘇提婆一世略一盤算,便一口答應下來。

但蘇則卻笑著說道:“這只是賠付之資的分年繳納。貴霜既然稱臣,每年還要繳納貢金三千斤、白銀三千斤。”

韋蘇提婆一世內心一顫,這樣相加就是每年要繳納黃金、白銀各七千斤。貴霜真的能承受如此負擔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