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將樓船大小二千餘艘,戰士二萬餘,平定交趾之後,遂在極南邊界上(越南中部廣平,廣治一帶。是中部,不是北部)設立銅柱,刻字記功。世稱馬援銅柱(越南語:m? vi?n ??ng c?t)。”

張瑞點了點頭,興趣不大。以孟朝武功,一路打穿中南半島也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能夠遂行有效統治。

見天子沒什麼反應,段文決定下點猛料,說道:“其柱銘文曰,銅柱折,交趾滅。(越南語:??ng c?t chi?t,giao ch? di?t)。”

張瑞莞爾一笑,論風騷,還是我諸夏先賢更勝一籌。

好一個柱銘,銅柱折,交趾滅。這箴言一樣的柱銘,嚇也能夠把越人嚇得心驚膽顫。

聽著這豪邁宣言,張瑞彷彿能看到先祖意氣風發,胯刀而立,目光如電,俯視遍地臣服蠻夷得場面。

張瑞的注意力也被從占城稻上吸引過來,好奇得問道:“如今銅柱可安在?”

段文故意嘆了一口氣,說道:“銅柱依然在,只是碑文埋。”

張瑞眉頭一皺,壓著怒火問道:“什麼意思?”

段文見成功引起皇帝殺意,露出笑容,立即向張瑞解釋道:“越人恐懼於碑銘銅柱折,交趾滅。故完全不敢損害銅柱分毫。越人每過其下,以瓦石擲之,遂成丘”

難怪段文笑得這麼開心。就越人這膽小性格,難怪自古以來被諸夏瞧不起。

要反抗就轟轟烈烈,跑去跟中原大軍決生死。懦弱的跑到銅柱前邊扔石頭算什麼事?

審配、賈詡也無奈的揉著眉心。好好的軍國大事,被這些蠻夷攪的是真上不了檯面。

先人裝的x,就由後人來踐行吧。

張瑞望了一眼段文,說道:“前漢百餘年之前就能以舟船兩千艘、戰士兩萬餘平定交趾。卿打算?”

談到軍國大事,段文立即收斂笑容,說道:“我朝軍艦規模大小遠勝前漢,將士武德充沛,戰力彪炳更非前朝能比。臣只需戰艦三百艘,步騎萬餘,必能大破交趾,橫掃不臣。將疆界向南平推三千里。”

段文的保證,張瑞毫不懷疑。隋朝府兵都能步騎萬人大破林邑國。孟朝府兵只會更順利,更摧枯拉朽。

張瑞說道:“此去交趾,開疆拓土倒大可不必。立威立信為首務。讓越人清楚認識到,銅柱折,交趾滅,乃是天罰。讓其世世代代,不敢再對銅柱有所不敬。”

“諾!”

“除此之外,有兩件事,卿需務必留意。令交趾各國,進獻稻種。各國之中,進獻稻種種類最少者,滅其國,絕其苗裔。”

不論如何宣威於四海,張瑞都沒忘記,充實國內才是諸夏最重要的事情。

占城稻為占城國所獻稻種。但占城國現在是哪個地方,張瑞無法弄清。

但無所謂,既然無法區分。那交趾地區,所有國家都全體上貢吧。科學院、長安學宮的農家學者廣泛栽培,總能從其中找出占城稻的種子來。

至於交趾各國出工不出力?孟朝大軍可不會與其柔情脈脈。刀架在脖子上,什麼事情都會以最高效率解決。

至於另一件事,張瑞沒有多說。看了段文一眼,段文就心知肚明。

皇帝總不能說,去將交趾財富搜刮回來。

大軍開拔,對方賠付開拔之資不是天經地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