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對視一眼,審配作為萬戶侯,朝廷首輔,率先起身,說道:“便由某來拋磚引玉,為大家先介紹一下如今聖朝形勢。”

“我聖朝續秦漢餘烈,繼續開疆拓土。如今有兩京十二州,一方安西節度使,一處遼東拓土校尉。比之前朝版圖,我朝版圖主要開拓在北方。”

“在幷州,北庭鎮撫使已經在重建受降城軍鎮,管轄面積向北開拓上千裡。”

“直隸地區改制之後,京畿面積有限,沿大河向西拓土數百里。作為平衡,涼州則向北增加轄地,河西走廊一帶向北延申上千裡。”

“幽州去歲剛剛收復,土地正在開墾。尚未納入統計。”

“總體而言,我聖朝已向北開拓約百萬裡土地。”

雖然審配講的比較詳細,但大概的脈絡,張瑞瞬間瞭然,如今孟朝的版圖正在沿著唐初版圖進行開拓。

涼州的南北向變寬廣了,不再那麼狹長。而北方邊境則初步推到了長城以北。

與唐朝類似的是,唐初北方邊境外面是強大的突厥,勢力範圍無法向極北蔓延。孟朝則受挫於冰河時期,北方寒冷的氣候導致塞外一片青黑凍土,很難開墾。

此外,在孟朝塞北遊蕩的部落比較複雜,簡直像一鍋大雜燴,除了烏桓、鮮卑,還有匈奴各種別種,包括屠各、鮮支、寇頭、烏譚、赤勒、捍蛭、黑狼、赤沙、鬱鞞、萎莎、禿董、勃蔑、羌渠、賀賴、鍾跋、大樓、雍屈、真樹、力羯等亂七八糟的。

這些別種不同於入塞的南匈奴,多是北匈奴遺部與鮮卑的混合,比如赫赫有名的拓跋鮮卑,據傳就是十萬北匈奴餘部與鮮卑的結合。

後世也有分子人類學證據顯示,拓跋本身就可能是自號“鮮卑”的北匈奴。

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匈奴與中原的戰爭足足綿延了近千年。

這紛繁複雜,亂成一鍋的胡虜血脈關係,如何去理清,那是長安學院教習的職責。

張瑞作為當朝皇帝,只負責安穩住這些胡虜部落,透過羊毛貿易,將這些部落羌人化,世代削減其戰鬥力。

同時提升中原的軍事實力,拉大與草原的軍事代差。

這一點說起來困難,宋、遼、金、蒙之間的戰爭就是南北方文明代差迅速拉小,所以宋朝無法碾壓北方。

但作為了解更先進戰爭模式的穿越者,張瑞對此卻有一定的信心。無非是將中原文明推進到一個北方民族,能看得懂,卻抄不來的地步。

無論是技術、資源、鋼鐵產能、生產水平,都讓北方胡虜無法複製即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