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帝國強大從掃清衍聖公孔家開始(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當朝皇帝張瑞聽說孔家的做法後,噁心的差點吃不下飯。
自己清清白白的家族,誰願與孔家相提並論?
不要以為被封了衍聖公的名號,這個家族就真的有所貢獻。
事實上這個家族被稱為封建社會千年“騎牆者”,被罵為“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一直對北方胡虜卑躬屈膝,主動為元朝維護正統。
關於孔家的那些骯髒、噁心、諂媚事蹟,張瑞都沒心情去提及,簡直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汙點。
基本上孔子的一切政治主張,華夷大防,以直報怨等等美好思想,在他的後人表現方面都截然相反。
張瑞厭惡儒家至少一半的原因是拜孔家後人所賜。
況且作為當今聖人天子,張瑞完全沒必要自矮一頭,去借助孔子的名聲,穩固統治。
於是張瑞親自下令,手寫詔書給青州布政使,令其將孔家所有人清點集結,由水師送往遼東,前往北荒開墾良田,傳授禮儀文字。
一個孔家後人也不準留在中原。
孔家實在是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完全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舉足輕重的因素。
朝廷若是重視他們,他們的地位可能會一再拔高。
但若朝廷對他們踐踏在腳下,也沒人會為他們一群餘蔭蛀蟲而起兵與朝廷血戰到底。
真對孔聖尊崇不已的,一定是那些熱血衝動的年輕讀書人,而不是那些手掌大權,利慾薰心的豪強族長。
奉祀君家族被廢,在關東還略有影響,在朝廷根基所在關西,甚至沒能流傳,便徹底淹沒。
長安學宮才是關西如今的文化聖地,科學院是當今的科技前沿,無論哪裡都不是以儒家為顯學。罷黜獨尊儒術,恢復百家爭鳴後,其他學派巴不得儒家倒黴。
沒趁機上去踩兩腳,落井下石,都是因為這件訊息在關西太不值一提,願意談論者寥寥無幾。
透過關東世家豪強的表現,就能看出,關東豪強還沒明白。孟朝能夠一統山河,靠的從來不是儒家的禮儀道德,而是關西將門的驍勇善戰,關西大軍的剽悍堅毅。
在幽州、冀州、青州都拔除後,關東剩下的州郡還有徐州、兗州、豫州還未查清戶籍、丈量田地。
於是建康三年臘月,朝廷正式在這三州頒佈律法,推進戶籍、田籍清查政務。
因為這三州被戰爭荼毒嚴重,百姓、豪強都死傷慘重,所以朝廷再不顧忌這剩下的區區三州豪強們發起叛亂,完全沒有遮掩,以鐵與血洗清了所有抵抗的豪強。
至此孟朝立國一年之後,總算是初步掃清了清查戶籍、田籍的頑固阻礙,各地官員都在忙碌著登記造冊,四方州郡一片忙碌,熱火朝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