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漁陽鼙鼓(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實情況是官府拿著刀劍指在豪強們咽喉前方,責令其必須解散部曲,釋放隱匿戶籍。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政令。
孟朝無法容忍國中之國,不可能縱容無數豪強高築塢堡,擁兵數千,盤踞在郡縣,對朝廷政令置若罔聞。
天下數十萬府兵是朝廷堅決態度的底氣。若豪強們想嘗試一下拒不聽令,朝廷大軍會用刀劍好好教育一下他們,給他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
張瑞的開國局面與劉秀相比,一大優勢就是生產力高度發達。畢竟這期間相差了兩百年的時間,灌鋼法都已經在漢末產生了雛形,科學院又極大的予以了改進。
孟朝的生產力、鋼鐵產能要遠遠強於東漢開國初年的情況。所以孟朝能武裝的鋼鐵之師,遠非漢朝能夠相比。那些能武裝威脅劉秀的豪強,在孟朝精銳大軍面前,不過是一群連甲冑都沒有的烏合之眾。
這一點張瑞能看清,但是關東豪強卻不一定能看清。不在鋼鐵壁壘前面撞得頭破血流一回,他們很難束手認命。
尤其幽州、荊州、豫州、揚州、青州、徐州、冀州等地都未受過孟國大軍大規模血與火的洗禮,豪強勢力根深蒂固。一定會試圖反抗朝廷的政策。
但朝廷雖然做好了平叛的準備,但還是試圖嘗試避免引起叛亂。削藩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太過武斷,一道政令一刀切。這會導致全部豪族都被激怒,叛亂席捲大面積國土。
幽州就是張瑞第一個開刀的地方。藉口整頓割據勢力,清剿盤踞山林的領袖,一併將普通豪族的武裝解散。
畢竟朝廷藉口正大光明,官員們怎麼知道哪些人是“良民士紳”,哪些人是割據強梁?
什麼你說你是地方郡望,安穩良民?那你麾下那數千部曲是怎麼回事?比割據勢力都多。
我看那,你就是隱藏在群眾中間的那個居心叵測之徒。
群眾中有壞人那。
由不得我們官府不謹慎對待,逐一審查。
就以地方豪強那些德行,官府只要認真審查,必然能查出各種命案。
這肅清豪強就有了正當合理的藉口。連其土地都能一併收為官有。
不過對待那些主動解散部曲的豪強,官府也會予以優待。允許其保留之前曾經兼併的良田萬頃。
只要你能交得起田稅就行。
肅清跟限制還是有區別的。前者狠辣果決,直接掀桌子。
後者則利用政策稅收,逐漸削減豪強手裡的田地。
在累進位制田稅下,豪強們兼併的土地越多,要交的稅也就越多。
解散部曲後,大面積田地無人耕種,豪強必然會分批次出售手中良田。這也是丈量土地,清查田籍的意義所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