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被困孤城,幾十萬關西大軍猛攻不休,而四方沒有任何軍隊來支援自己,袁術終於體會到前線將士心中的苦楚與絕望。

認真的對閻象問道:“當如何解此困境,止住四方大軍崩散之勢?”

閻象語氣堅定的說道:“必須示四方必救之勢,各方將領並非困守孤城。此時徐州偏師正在進軍合肥,吾等必須前往馳援,以激勵將士之心。”

袁術只感覺全身一寒,驚顫的問道:“主動與關西大軍交戰於野?”

一群將領盡皆眼觀鼻,鼻觀心。這種必死無疑的任務,誰也不願去接。

淮南大軍若是能以堂堂之陣打贏關西大軍,便不會選擇堅壁清野,死守城池了。

閻象說道:“若一支偏師,吾等聚十倍之眾而不敢圍剿,縱堅守城防又有何勝算?”

袁術立即猛烈搖頭,說道:“汝一介文臣不通軍事。便是有十萬大軍,倉促間亦無法展開,必然被敵軍突襲。”

說到底,即便袁術自己也不信,自己舉十萬之眾能在正面戰場打贏能征善戰的關西大軍。

無奈閻象只得退而求其次,說道:“至少亦需派出援軍支援合肥,能順利入城則能鼓舞士氣。若不能進城,則退而求其次,紮營在合肥城外,堅定守軍守城之信心。”

這個提議袁術可以接受,只是派誰去呢?

行軍打仗並非兒戲,營壘也非倉促可成。若在野外遇到關西大軍,營壘沒有及時立起來,就要與關西大軍打一場正面會戰了。

閻象語氣堅定,說道:“舉十萬之眾與敵軍一決生死,非將軍本人不足以擔此重任。”

十萬大軍,這種規模的部隊交付給其他將領,一旦有變,整個勢力便大勢盡去。漢末以來,還沒有哪位諸侯將這麼大規模的部隊交付部將。

哪怕張瑞幾乎不參與軍事作戰,當初興兵十五萬進攻洛陽,也是親自領兵出征。

如今袁術麾下大軍土崩瓦解,將士軍心不穩。這時候若將十萬大軍交付給其他人,主將非常容易乾脆率軍投降。參照鮮于輔的待遇,率軍十萬投降,在朝廷位居正三品大將軍,位高權重,顯赫尊貴。這種誘惑,尋常將領完全無法抵抗。

袁術認真想了想,也覺得將十萬大軍交付給別人,很不安心。

暴躁的袁術發出不甘的怒吼:“我袁術怎淪落到如此地步?進亦兇險,退亦絕路!”

屋內的眾人眼瞼低垂,臉色晦暗,為什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只能借用賈長沙為漢文帝所作《過秦論》裡面的經典名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時國亂歲凶,四方擾攘,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張瑞據河東、太原,袁術據南陽。論人口數量,論財富總量,論冶鐵規模,甚至天下威望,袁術都完勝張瑞。

南陽作為天下第一大郡,人口兩百餘萬,兩倍餘太原、河東的人口總數。數百年來,漢室在南陽建有最先進、最發達、最龐大的冶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