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身受九錫(第1/2頁)
章節報錯
豫州刺史部只有六個郡國,分別是汝南郡、潁川郡、沛國、魯國、陳國、梁國。
這其中汝南是與南陽並列的超級大郡。南陽下轄三十六個縣,汝南更進一步,下轄三十七個縣。鼎盛時期,這兩個郡的人口都多達兩百多萬。
可是如今這兩個郡都在袁術手中,這也是袁術歷史上敢於稱帝的最重要資本。
汝南之後,便是沛國,下轄二十一個縣,曹操的老家就在沛國譙縣,當然在這裡還有另一位名將,赫赫有名的虎候許褚。
基本上汝南郡、潁川郡、沛國就是豫州刺史部最繁華的地區,豫州人口多數聚集於這三地。
但潁川郡、汝南郡都在董卓之亂中被荼毒深重,且潁川郡、沛國被朝廷佔據,汝南郡被袁術佔據,不為郭貢所有。
剩下的梁國、魯國、陳國都是隻有寥寥數縣的小郡。這其中陳王劉寵被封為輔漢大將軍,作為堂堂大將軍,完全不可能聽從一個小小六百石刺史的命令。
魯國早在攻打曹操時便已被高順拿下,奇襲劉備的關西禁軍就是從魯國出兵。
在沛國相歸順朝廷後,郭貢作為名義上的豫州刺史,實際能有效掌控的只有梁國八個縣。
佔據八個縣,也想在亂世中稱王稱霸,群雄逐鹿?
哪怕張瑞當初在太原佔據太原北部八縣,推行了府兵制與稅制改革,也是非常孱弱,擔驚受怕,唯恐被朝廷冰冷威嚴的目光多看一眼,導致被朝廷無情碾碎。
一個只掌控八縣,又被豪強架空的虛浮軍閥,哪有資格同坐擁三十萬大軍的張瑞爭雄天下?
於是郭貢只能投降,向朝廷遣使獻表。
一切應了當初法正、高順所言,世人多頑固愚昧,並無遠知灼見。
在關西大軍與曹操決生死的時候,郭貢若能舉豫州投降,朝廷必不惜九卿之位,如鮮于輔一般位居實權高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郭貢頑固愚昧,守著豫州刺史之位而進退無度,只想守好自己的豫州之地,當一方作威作福的諸侯。
這種人亂世裡實在太多,被評價為豎夫崛起,而無雄天下意。
亂世中怎麼可能會允許這種守成一隅的諸侯一直輕鬆愜意。
隨著兗州之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郭貢還沒來得及調整心態,就驀然發現天下形勢已激烈變化,再不復當初局勢。
當初能影響天下的豫州刺史,如今連拼死一搏的機會都沒有。
到如今,郭貢的投降歸順,象徵意義已經遠遠大於其實質意義。
區區八縣,關西大軍數日可取,抬手可滅,對關西實力幾乎沒有損益。
只是朝廷需要郭貢這個豫州刺史的名號,向天下宣佈,旬月之內,兗州、豫州皆已平定,朝廷一統天下之勢乃昭昭天命。
因此郭貢才被封為城門校尉,替劉協看皇宮大門去了。
當然即便為劉協看大門,這也是各光桿司令。如今守衛皇宮的是錦衣衛,郭貢排程不動任何錦衣衛士卒。
事實上漢室的中央宿衛禁軍系統,城門校尉、執金吾、北軍中候,光祿勳,全被張瑞清空,一個兵員也沒有。
之所以這麼果決,是因為張瑞並沒有打算長期把持天子,這一切都留給天子去遼東自行組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