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南方,是虎步江淮,同樣擁兵十餘萬的袁術。

其餘公孫瓚、劉表雖然稱雄一方,但不足為道,且都被境內豪強大族所困擾。幽州軍直接陷入內戰,劉虞部下聚眾近十萬人進攻公孫瓚。

而荊州蔡、黃、蒯、龐等大族則處處掣肘劉表,使劉表難以聚十萬之眾北上逐鹿。

天下各路豪傑都在暗中盤算,究竟應該投奔這三為諸侯中的哪一位。

毋庸置疑,丞相張瑞實力最為強勁,二十萬關西大軍戰力卓著,又坐擁朝廷大義,是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勢力。

但是關西哪裡都好,唯有一點讓天下豪強們倍感厭惡。關西律法森嚴,嚴厲限制豪族特權。豪族們不但要解散部曲,還要繳納高額田稅。關東豪族們良田萬頃,部曲萬人,儼然一方土皇帝,實在不想到關西接受約束。

想想要拋棄以前隨意打殺僕役、強擄女眷的日子,豪傑們就感覺不可接受。怎麼殺個僕役還是犯罪?強睡一名婢女也是過錯?那大家跟普通黔首有何區別?關西這律法,實在是不可理喻,荒唐至極!

除了張瑞,如今最強的勢力毋庸置疑是袁紹。袁紹歷經五年,已經基本佔穩了冀州,並擊敗了強敵公孫瓚,掌控了大半個青州。麾下戶籍數百萬,也能夠拉出二十萬大軍。

隨著張瑞統一步伐的加快,袁紹也將目光從幽州收回,放任幽州軍內部自相殘殺,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精選士卒上。

面對關西大軍,臃腫的烏合之眾顯然不堪一用。比歲以來,袁紹一直在精簡士卒,訓練軍隊。意圖精選大軍十萬,戰馬萬匹。

這規模的部隊攻入關西或許不足,但守住冀州還是不在話下。

袁紹清楚,有自己的“好兄弟”袁術在,張瑞不可能將二十萬大軍都派入河北決戰。

袁紹的“好兄弟”袁術,自然也就是第三位有望一統的諸侯。實在是袁術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令人震驚不已。

自從接納呂布效力之後,袁術的發展速度就像脫了韁的野馬。

在呂布助力下迅速擊敗了劉表,將荊州大軍趕到了襄陽以南。

呂布離開不久,袁術就再得一名猛將助力。那就是關東猛虎的長子孫策。

靠著孫策悍勇作戰,袁術輕鬆獲得了汝南、九江、廬江等一大片郡國。今年年初,孫策又率軍渡過了長江,繼續向江東開拓,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顯然若沒有其他人制約,整個揚州很快就會落入袁術手中。

而除了孫策,袁術本人也在向徐州攻略,佔據了江淮大片土地。

如今袁術也是地跨荊、豫、揚、徐四州的超級諸侯。

如此形勢之下,各地豪傑各自奔走,投效自己心目中的明主。

而形勢最為激盪,選擇最為迫切的無疑是兗州。

隨著劉備四萬大軍被關西一舉覆滅,所有兗州豪傑都看清了關西大軍的戰力。

繼續頑抗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抉擇,哪怕曹操的嫡系,忠誠也開始動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