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王凌亦隨之開口。

張瑞滿意的點頭,至少在如今,限制豪族,抑制兼併,是整個關西文武將相的統一共識。

自己要做的便是將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傳承下去。

隨後張瑞說道:“可,便如卿等所言。”

生產力的限制,讓張瑞想為百姓謀求福祉都如履薄冰。等返回長安,張瑞覺得有必要去長安學宮與科學院看看。

以張瑞有限的見識,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更完美的制度,來改善生產關係了。那就只能從根本上來嘗試緩解這個問題,一切的矛盾都能用生產力提升來緩解。

說不定生產力大幅度提升,工商業的財富大幅超過農田兼併,豪族們也就不再盯著百姓手裡那點活命田了。

想到這裡,張瑞對司馬芝問道:“如今每年給長安學宮及科學院多少財政撥款?”

司馬芝露出苦笑,說道:“每年皆是天文數字。長安學宮監丞陳凡今歲分兩次共從民部支出九億錢。”

“科學院祭酒裴琚從民部支出六億錢。”

“累計十五億錢,比四萬八千禁軍還要多出三倍有餘。這麼多財政支出,若投入到軍事當中,能使太尉所設想十二衛禁軍皆齊裝滿員。”

“萬幸如今關西昌盛,才能負擔如此巨大開支。某甚是擔憂,將來有朝一日府庫不足,財政壓力巨大,再無法負擔兩院開支。”

張瑞哈哈一笑,說道:“司馬中郎應該寬心。長安學宮與科學院如此巨大之消耗,就是為了預防將來有一日會出現司馬中郎所擔憂局面。有學者推動各項技術進步,生產力提升,民間財富才會逐年增長,府庫方能愈發充盈。”

“不過陳凡怎麼會分兩次申請民部撥款?”

司馬芝解釋道:“是為了整理書籍。洛陽近百萬卷藏書皆被運往長安學宮雍臺閣中儲存。各學院祭酒皆找到無數典藏名卷,因而紛紛加印書籍。據聞雍臺閣中如今藏書超過三百萬卷。”

三百萬藏書!這可是文治方面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豐碑。

張瑞心潮澎湃,說道:“待孤返回長安,必然前往長安學宮看看這三百萬卷藏書究竟是何壯觀景象。”

王凌小聲嘀咕道:“何其不公也。如今亂世,給科學院及長安學宮每年撥款尚有十五億錢,而我兵部二十萬大軍才只有四億餘錢。”

司馬芝與王凌已經是一對老冤家了,聞言立即說道:“何謂給兵部撥款只有四億錢?這四億錢僅是四衛禁軍之薪金。士兵訓練、後勤補給,以及採購戰馬、兵刃、長槊、硬弩、甲冑、橫刀、櫓盾、旌旗、鼓號等各項開支亦高達十億有餘。這些都不算做兵部開支?”

王凌立即針鋒相對,說道:“這怎麼能算作兵部開支?這最多算作民部合理採購!”

張瑞被撲哧一聲都笑,好一個民部合理採購。

司馬芝遇到這種無賴兵(和諧)痞真是有理說不清,冷哼一聲說道:“總之今歲已給付兵部十五億錢,休想再從我民部申請一錢預算。”

張瑞拍了拍手,說道:“行了,莫要再爭執。司馬中郎言之有理,裝備採購應算作兵部開支。兵部如今財政佔比才算正常,只有軍械採購、訓練補給費用超過士兵薪金,方能使我關西大軍一直能征善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