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朝貢所得,安西都護府逐漸擴充軍隊,以府兵標準,從各國青壯中徵募精銳。然後以軍教長在軍中教導彼輩諸夏文字、大義。”

張瑞皺著眉頭,說道:“除軍教長之外,似乎與漢室治理西域並無多少不同。”

蘇則說道:“太尉有所誤會。至此,尚不如漢室之統治西域。漢室西域長史府能詳細清楚西域三十六國各國戶籍。”

張瑞訝然,沒想到漢室對西域統治這麼深入,竟然能統計到各國的戶籍。

蘇則笑著回道:“此並不難。許多小國只綠洲中一座城池,依賴於絲綢之路,從中獲利。故會與西域長史府交好,定期申報戶籍。”

“那汝打算如何治理西域?”

“某以為應設巡查團制度。西域各國彼此之間實在太過遙遠,若設立官員常駐於各國,必定會導致官員貪汙腐敗,隱藏稅收,或者魚肉百姓,凌辱國王。故每年派遣巡查團,前往各國巡檢稅收,清查人口為上。”

張瑞沒想到蘇則會反其道而行之,竟然不設安西都護府官員。這能夠更進一步管理西域?

見孟侯一直眉頭緊皺,蘇則連忙解釋道:“太尉,不妨換種角度思考。將西域各國國王當作地方官員,巡查團為監察御史。這便與內地並無不同矣。”

張瑞驀然眼睛一亮,果然換個角度一想,蘇則這份提議就靠譜很多了。

畢竟即便在中原,長安也不會派遣中樞官員入駐每個郡縣監察,而是設立十三道監察御史定期巡視各方郡縣。

蘇則笑著繼續說道:“西域各國之間,相距上千裡。想垂直管理,毫無可能。但若由各國國王管理,有民怨則歸於國王。有稅賦,則可安然取之。若哪國國王隱瞞稅賦,虛報人口,或治國不當。則由安西都護府報於長安,申請更換之,與更換官員並無不同。”

張瑞微微頷首,問道:“汝言下之意,是由長安冊封彼輩官職、印綬?”

蘇則堅定的點頭,說道:“此乃應有之義。四方胡虜、小國,皆應遣使朝貢,受長安印信。為君侯牧民一方。若能勝任,則位居單于、國王之位。若德行欠缺,則罷其名爵,收其印信。”

這是朝貢體系中最經典、也是最重要的上層結構,也是朝貢體系又名為宗藩體系的原因。

後世飽受詬病的朝貢貿易,只是這個朝貢體系中最下層的經濟結構。

見張瑞認可對西域各國的處置方式,蘇則繼續說道:“由安西都護府常年治理西域,西域各國必然逐漸接受諸夏文化、風俗,然後由涼州向西逐漸修建馳道,將重要、肥沃之地設為郡縣。”

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是不太可能的。即便到大清左宗棠收復西域,對西域的管轄也並不如內地牢固。火車發明之前,中原王朝對萬里之外的西域管轄註定就只能以羈縻為主,戰略重地轉化為郡縣。

張瑞說道:“恩威並行,足可使西域諸國膺服王命。只是汝想清楚否?長安攻略西域究竟為何?大量官員、軍隊、財政投入到西域,吾等能否從中獲益?孤並不注重虛名,若只為王朝霸業,而無實際利益,孤寧可不進西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