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文武狀元(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有顧忌胡虜們的感受,法正林林總總的一口氣說了六七條移風易俗方面的政令。
直到說完,法正肅殺的總結道:“半年之後,武都郡境內仍有人胡服異發,口吐蠻言,斬立決。”
“汝等可有異議?”
什麼叫沒有異議?豪酋們恨不得揪著法正衣襟問一問,憑什麼?吾等在這武都郡逍遙自在長達數年,無憂無慮。
汝等區區百餘人不請自來,隨便找了個房間將吾等郡內豪酋召集,就指手畫腳的讓我近二十萬族人不能說族語,要學習拗口的諸夏語言。不能穿以前的服飾,要花大量錢財去製作諸夏服飾。甚至連婚嫁都被禁止。
更過分的是,半年後學不會汝等語言文字,就要被汝等斬首。
這世間還有公平可言嗎?
有豪酋立即開口,嘲諷道:“我等就不遵從,汝能奈我何?”
法正無所謂的回道:“無他,全族皆斬而。順便,回去之後幫某通知那些不屑來郡府聽令者,三日內不來郡府朝見。我右將軍府左武衛大軍將逐一點名,上門清剿。”
談到右將軍府大軍,所有豪酋聲勢頓時萎靡,紛紛縮回腦袋再不敢挑釁。
眼前這個乳臭未乾的太守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隨時可能開赴進武都郡的數萬右將軍府大軍。
對方剛剛在數百里外大敗十餘萬最精銳的羌、氐兩族青壯聯軍,威震整個涼州。
十餘萬精銳聯軍,人數幾乎堪比武都郡兩族所有的男女老幼,婦孺病殘總人數。
這讓豪酋們毫無抵抗的信心,不接受對方統治又能怎麼辦?
十日後,在隴西郡境內的左武衛大軍五千餘人開赴進了武都郡。
大軍雷厲風行,三日內蕩平了兩座恃險而守、不服王命的部落,整個武都郡再不敢有任何陽奉陰違。
胡虜們最初的想法很正確,正面交戰我們羌、氐兩族供給不足,打不贏你們右將軍府大軍。
但憑險守要,你們右將軍府大軍能耐我何?
但是這一切想法施行的條件都是交戰雙方軍事實力相差無幾。現實是普通的羌人、氐人部落只有數百人,多者亦不過千餘人,面對五千餘武裝到牙齒的精銳職業軍人,哪有死守的能力。
百人的鋼鐵方陣高舉櫓盾,這種堅實的防禦,胡虜稀疏的矢石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
而一旦這百人前鋒克服地勢險阻,砍開了部落木門,大批全副武裝的精銳甲士進入營中,剩下的就是一場屠殺。
身穿獸皮麻衣的部落族人,在數倍鐵甲軍人的圍困下,只有被大肆屠戮的結果。
武都郡是涼州有數的大郡,隨著武都郡的平定,更遠方的張掖、酒泉、敦煌等郡胡虜、豪強、匪寇等相加亦不過區區數萬人,更沒有能力反抗右將軍府的統治。
部落裡的大人酋長、最勇敢的豪傑、欺男霸女的遊俠都臣服易俗,普普通通的百姓看見之後,雖然不明所以,卻也不敢獨自反抗,只能跟隨移風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