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此爆發戰爭,得利的必然是右將軍府。

若是沒有發生戰爭……不存在,沒有爆發戰爭。

張瑞篤信,誰都不敢將十幾萬人的生死寄託於別人的沒有惡意。

這種信任,實在太昂貴,昂貴到需要十餘萬人以性命來擔負。

即便退一步而言,韓遂隱藏的深,沒有暴露自己,也沒有威脅十萬人的糧道。

韓遂敢放任這十萬人戰敗以後從自己的領地上逃往武威以西嗎?

隨著隴西、天水的反叛,武威以東,盡為右將軍府所有。

叛軍能逃的地方,只有武威以西。

到時候,韓遂的金城、武威兩郡,就陷入了右將軍府與叛軍的夾擊之中。

所以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韓遂都不可能放任叛軍從武威逃離。

張瑞轉過身,對韋端說道:“隴西、天水兩郡,孤便託付給韋公了。孤將亦將威逼利誘韓遂,使其不敢放叛軍離去。”

“取此兩郡在公,敗涼州叛軍在孤。今次必盡平涼州叛亂,造就數十年平穩之基業。”

韋端莊重的拱手行禮,然後正式告辭離去。

剩下張瑞、審配等人,張瑞問道:“涼州戰事如今情況如何?”

審配答道:“一切平穩,君侯可放心。戰爭一事,本來就比雙方誰犯錯更少。”

“如今前線大軍穩紮穩打,每月皆有戰果。後方穩固安定,正在恢復生產。不會犯下何等大錯。”

“而叛軍勞師遠征,糧秣不足。隴西、天水撥亂反正以後,其糧道便遠在千里之外。”

“跨越千里而遠征,內部又矛盾重重,有太多犯錯可能。”

“一場大雪,一次迷路,一次劫掠懈怠,就有可能導致糧草延誤,十餘萬大軍斷糧,不戰而潰。”

張瑞點了點頭,覺得頗有道理。

在冷兵器時代,組織一場跨越千里的遠征,尤其還是在寒冷的冬天進行一場人數規模超過十萬的大戰。不用開戰,先輸七成。糧草、嚴寒、疾病、瘟疫、水土不服等太多困難,都可能導致一場大敗。

剩下那三成,要靠天時、地利、人和齊佔,才能創造奇蹟。沒有一個富庶高效的政府,以及大量精明強悍的將校,這種奇蹟想都不要想。

而恰巧,西涼叛軍在這些方面一個都不佔。

右將軍府大軍只要少犯錯,就能等到對方自己因為某個原因崩潰大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