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淇水河畔甲騎具裝首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正是因為有這種戰力,於毒才能攻破鄴城,又攻破東郡,以至軍威大振,成為義軍主力。袁紹數次討之不能勝。
看過討董之戰時的幷州大軍,於毒自認為雙方除了甲具方面,戰力並沒有太大差距。
若黑山軍其餘各部戰力皆如自己麾下大軍,有步騎十萬,於毒甚至有信心一戰覆滅張瑞三萬精銳,挫一挫右將軍府的銳氣。
但於毒顯然錯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右將軍府大軍的戰力並非像黑山軍一樣長期停滯不前。
在黑山軍忙於跨越黑山兩地倒賣物資時,右將軍府大軍在四處南征北戰,經歷的戰事是黑山軍難以想象的。僅久經沙場的經驗,就遠遠不是討董之戰時那支新兵可以媲美。
最關鍵的是,右將軍府大軍被貫徹了學習型軍隊的風格,全軍每百人都會設定一名軍教長,嚴格教導士卒識文斷字,通曉大義。
一個個有知識、有靈性計程車卒,對軍令的執行程度,對傷亡的忍耐程度,以及基層軍官靈活強悍的作戰風格,都遠非一群左右不分、愚昧遲鈍的壯丁軍隊所能媲美的。
於毒從黑山軍中又挑選了兩名作戰勇敢的渠帥白繞、眭固為副將,才施施然的準備出發。
黑山軍各部從方圓數百里匯聚到於毒大本營蒼巖谷時,時間已是地震發生後的一個多月。
在這中間相差的十餘日時間裡,徐晃所部斥候、探子,早已將於毒大本營附近的地形繪製成了精確的輿圖,甚至買通了十幾名黑山賊寇,知曉了黑山軍大量情報。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人乃是一名小渠帥的親衛,這位小渠帥嘴巴也沒個遮攔,大大咧咧的便跟自己的親近之人說出了大軍開拔日期這種重要情報。
孔子說:“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黑山軍為其謀事不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前鋒白繞三萬人,按約定剛走出黑山要渡過淇水進入魏郡,便在渡河時遭遇了徐晃所部精銳大軍的突襲。
一千甲騎具裝在樹蔭裡休整了一上午,在正午太陽毒辣,黑山軍疲勞虛弱時,旌旗招展,刀槍林立的緩緩出現在了淇水西岸。
當密密麻麻的刀槍與旌旗緩緩出現,上萬黑山軍不戰而潰。
被太陽暴曬了一上午,燥熱、疲憊嚴重消耗了這支匪寇的精力,如今被人半渡而擊之。所有人都知道,不跑只能被屠殺。
可是一群疲敝計程車卒,又怎麼逃得過養精蓄銳的甲騎具裝部隊?
日落前夕,所有反抗的賊寇被精銳鐵騎在河邊盡數碾為了塵埃。全軍陣斬五千餘級,俘虜八千餘人。
折斷的長矛、染血的旌旗、橫七豎八的屍體與密密麻麻跪伏計程車卒,在夕陽下佈滿了整個淇水河岸。
而渡過淇水的上萬黑山軍在目睹了背後慘烈的屠殺後,很快也迎來了自己的死亡。
兩千精銳虎賁甲士隨著雄壯激昂的禮樂自淇水東岸緩緩開赴進戰場,兩千精銳王牌,旌旗甲冑光照天地,將上萬黑山軍堵在了淇水河畔。
白饒不肯服輸,想效仿韓信背水而戰。但其對兵法一知半解,只做到了背水,完全沒有威脅到徐晃大軍的後方營寨。
結果徐晃所部兩千精銳甲士一往無前。背水衝擊的黑山軍在鋼牆鐵壁前撞得頭破血流,自相蹈藉,落水而死者上萬人。
猛將典韋勇氣甚奮,所向披靡。率部眾連破黑山軍十數營,斬首數百級。陣斬黑山軍前鋒大將白饒,奪得黑山軍前鋒大纛。
渡河成功的黑山軍,結局竟然比對岸的同袍還要悽慘,上萬人被擠進了水裡,上千人被陣斬,能投降活命的僅有三千餘人。
獲勝的右將軍府大軍從容打掃了戰場,甚至指揮上萬俘虜妥善埋葬了數千戰死的黑山軍士卒屍骸,方才姍姍離去,退到了淇水以東。
但這份戰果在黑山軍中卻引起了軒然大波。於毒被震驚的坐立不安。
就在眾人眼皮底下,整整三萬大軍不到半日便被敵軍給挫骨揚灰了,能逃回大營者寥寥無幾。
挫骨揚灰,這個詞是一點都沒有誇張。為了避免天氣炎熱,積屍於野,在魏郡引起瘟疫,戰死的黑山軍士卒都被集中焚燒成灰,最後挖坑掩埋。
而更令於毒焦慮不安的是,將上萬黑山軍碾為塵埃的,竟然只有一千騎兵。
之前黑山軍悲觀的估計一萬人才能與一千右將軍府大軍打的有來有回。
現在看來,那根本不是悲觀,而是盲目樂觀。一萬黑山軍,遇到一千右將軍府大軍,連一絲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至於於毒曾經誇下的海口,要消滅三萬右將軍府精銳大軍。
於毒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當初是得了什麼失心瘋,居然能有這種離奇的想法!於毒現在就只想回山中好好待著,躲進大山的懷抱。外面的世界實在太危險了。
在山裡誠然可能受凍捱餓,但至少還能苟活下去,不會這樣毫無反抗之力的便被碾為塵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