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張瑞也只負責決策,不管具體政務,一直是審配等內閣官員主持具體政務的運轉。

但哪怕張瑞什麼事情都不過問,僅在右將軍府坐著喝茶。

整個右將軍府的官員將校們也心有底氣,意氣風發的雄視天下,一統山河。

如今一切依舊,所有人按令行事的時候卻都心中焦慮,對未來迷惘未知。

審配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嚴禁任何人談及張瑞傷勢。否則一旦人心變動,涼州的戰事就要遭受變故了。

而涼州之戰,事關右將軍府穩定後方,逐鹿中原,絕不允許有任何差錯。

審配抵達不久,趙虞亦帶著幾名女眷抵達張瑞身邊。

右將軍府的內眷們要遠比張瑞幸運,地震來臨時,正妻趙虞正帶著幾名侍妾在後院裡擺放花草,引線織繡,以準備全家一起渡過七月初的乞巧節。

“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七月的乞巧節非常流行,人俱習之。

是少女們向男性展示心靈手巧、傳達愛慕之情的重要節日。

在娛樂程度上而言,這是諸夏最受歡迎的節日,還在春節之上。

後世男女流傳的《鵲橋仙·纖雲弄巧》,所提及的正是乞巧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千古絕唱,將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描繪的唯美華麗,令所有男女都傾慕不已。

但雖說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所有人卻都還是希望能長相廝守。

趙虞、蔡琰已經抱著張瑞的身體哭了許久,淚水已經打溼了衣襟。

看著自己的愛人全身汙血,生死未卜,任誰也忍不住心中悲切。

關於這場地震,張瑞的老丈人,蔡琰的父親蔡邕曾有過論斷。

初平二年(191年)六月二十三日,長安地震。董卓問對於蔡邕,蔡邕答曰:“地動者,陰盛侵陽,臣下逾制之所致也。前春郊天,公奉引車駕,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遠近以為非宜。”於是董卓放棄乘坐青蓋金華車,改成皂蓋車。

但顯然這只是儒家學說天人感應那套說法。張瑞倒是恪守法度,從未坐過青蓋金華車一類逾制車架。可是長安依舊發生了地震,所以究其原因還是由板塊運動所致。

整個板塊的運動就像冰河時期的降臨一樣,不以人力為轉移。張瑞哪怕改變了各種天下大勢,也無法抗拒冰河時期的到來。

前年的暴雨,去年的乾旱,都是冰河時期常見的災害。今年風調雨順,整個右將軍府文武都以為能渡過一個祥和年份。

卻沒想到今年的災禍更加嚴重,直接砸到了右將軍府最重要的君主頭上。

這形勢還不如繼續幹旱或者蝗災,至少在右將軍的坐鎮下,眾人還能萬眾一心,渡過災難。

可若沒了右將軍,接下來該何去何從,眾人都拿不定主意。

誰能一統眾議,定下克復了涼州之後,勢力應該向何處發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