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冀州人才逃亡(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兩項舉措一公佈,因為冀州易主導致的人心浮動,立即大為舒緩。
當袁紹擺脫了被兩面夾擊的處境後,冀州士人無法再繼續篤定袁紹必敗無疑。因而不再逃亡、叛變,都抱有審視得目光等待形勢進一步發展。
這極大的舒緩了袁紹的頹勢,此前那種形勢再維持一個月,恐怕不用公孫瓚過來攻打,袁紹的勢力就自行瓦解流散了。
而袁紹這裡止住了頹勢,公孫瓚那裡卻遇到了大麻煩。
麴義不愧為河北第一悍將,當袁紹的任命昭示以後,整個渤海郡都成了麴義的勢力範圍。
為了守住自己的地盤與財富,麴義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率領五千餘人死守郡治南皮城,公孫瓚派遣大軍日夜猛攻,死傷無數也拿不下城池。
南皮城的血戰,為袁紹爭取了太多時間。
趁這段時間,袁紹派遣部將曹操、崔鉅業、顏良、文丑、淳于瓊等人在鉅鹿成功整編了韓馥麾下冀州大軍。
然後令崔鉅業,曹操、淳于瓊三將各自率領五千人的偏師分路進軍,收復公孫瓚佔據的常山、中山、河間三郡郡。
袁紹本人則親率四萬餘大軍,以顏良、文丑為先鋒,馳援渤海郡。趁公孫瓚大軍在南皮城下死傷慘重、士卒疲敝之際,發起進攻,一戰斬首四千餘級。
公孫瓚一戰敗績,向北連撤數十里,駐紮於章武重整旗鼓。
在袁紹與公孫瓚進行舉世矚目的激烈大戰時,張瑞則十分低調平淡的收穫了一大波財富。
最直接,最簡單,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收穫是,騎都尉沮授率三千鐵騎投效到了右將軍府治下。
張瑞直接任命其為魏郡太守,讓其重整魏郡政務,安穩官員百姓之心。
騎都尉秩比二千石,比郡守稍低一級。但沮授率領三千鐵騎投效,官升一級也合情合理。
由沮授擔任魏郡太守,極大的穩定了官員之心。
因為沮授本就是鄴城的官員,與魏郡內許多官員皆是同僚,有多年情誼。
所以聽說沮授擔任太守,魏郡幾乎沒有官員逃亡。
而且大量韓馥的故吏不願投靠袁紹,紛紛逃亡到魏郡,幫助沮授治理郡縣。
其中僅韓馥任命的從事便有劉子惠、李歷、趙浮、程渙等人,除了這些韓馥的府吏,還有大量的冀州官員也因為局勢動盪而逃到了魏郡。其中張瑞一眼就能認出來的名臣就有崔林、崔琰、高覽、朱靈、韓莒子、呂威璜等人。
外郡人士都已經逃亡魏郡效力。魏郡本地的豪強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鄴城豪族辛氏,辛評、辛毗都出仕於魏郡。
當前形勢,右將軍府統治魏郡的大勢已經無法阻擋。魏郡的豪族必須要及時為自己尋找出路,要麼適應右將軍府的稅制、法度,改按人頭收稅為按地畝多少收稅。
要麼就舉兵對抗,戰場上見分曉。關於這一點,豪族們對結局無比清楚。能擔任豪族族長的人遠比平常人更有自知之明。
一個普通宗族算上所有族人、部曲也就區區千餘人,就算全族皆反,區區千餘烏合之眾,在右將軍府平叛的上萬精銳大軍面前也連朵浪花都激不起來。
至於扶持其他勢力與右將軍府對抗……
要扶持誰?袁紹自身難保,公孫瓚殘暴劫掠還不如右將軍。總不能去扶持黑山軍與黃巾軍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