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令人豔羨的地主老財生活(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瑞看了看白陶家的私倉,笑著說道:“若如此,需及時加蓋糧倉。三十畝麥田,減去繳納之賦稅,還剩下七十九石五斗糧食。汝這隻裝數石糧之糧倉,可裝之不下。”
聞言,白陶呆在了當場。七十九石五斗糧食?
那全家要吃多少年!
三石糧食吃三個月,七十九石五斗糧吃多久?七十九個月?是多少年?
一年十二月,兩年二十四月,三年三十三月,四年五十……隨後白陶便算不出來了。
但至少在五年以上!
糧食能存放這麼久嗎?
要是賣一些,扯幾匹布,為細君及兒女裁一身新衣,會不會被罵不會過日子。
自己就算了,褲子補一補,還能穿。哪怕有幾個補丁,那也是褲子。比之其他沒有褲子可穿的貧苦人家好上太多。
等白陶從美好憧憬中緩過神來,屋內已不見了右將軍府身影。驚詫的問道:“右將軍呢?”
一旁的妻子沒好氣的說道:“汝在想何事?右將軍跟汝道別,汝都沒有反應,著實失禮。也就右將軍大人有大量,不與汝一小人一般計較。”
“悔矣!”白陶悔恨的一拍大腿:“誠失禮甚矣。某適才在想,今秋收糧之後……”
在白陶一臉憧憬的與妻子暢想今秋之後的美好生活時,張瑞已經又走訪了數戶人家。
村裡其他莊戶的生活與白陶差距不大。略有的差別在於,白陶家種桑養蠶,其他人家除了種桑外,亦有人蓄殖,有人養牛,有人養豬,更多家庭則養雞鴨。甚至有一戶人家孩子的飯碗裡還有一個雞蛋。
可以看出,右將軍府治下百姓的生活,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改善。而太原、河東兩郡百姓,更是早在兩年前便過上了白陶如今正在憧憬中的美好生活。
封建時代,想改善民生,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官員不擾民,官府輕徭薄稅,百姓能夠透過勤勞耕種逐漸積累起財富。
看過六七戶人家,張瑞大體感覺滿意。這當中,存糧多的有十餘石,存糧少的也有一兩石。
看完之後,張瑞對里正問道:“百姓中可有貧困家庭?”
里正誠懇的回道:“這天下百種人有百態人生,怎會沒有窮困人家。彼輩不勤耕種,遊手好閒,窮困理所當然。”
張瑞點頭,自己不是上帝,不可能帶著所有人都衣食無憂。制度下,大部分如白陶一般勤勞樸素的百姓,能擺脫飢寒交迫,就已算合格。
隨後便問道:“裡間最富庶百姓是哪戶?”
里正笑著回道:“是遊俠兒李仲。李仲不願種田,整日與其他遊俠,遊走於亭裡。曾經數十日未見身影,鄰里皆以為其被仇家所殺。然兩月後,其卻抱得三名美人而歸。”
“據傳言其夥同其他遊俠一同趁夜縱火毀滅一座羌族營寨,掠得數十羌女。最終分得錢數萬,其買糧上百石,婢女三人。在田裡種了百畝桑樹後,自己便在家享受起來,每日皆與一名婢女宣淫,讓另外兩名婢女採桑織錦。”
這地主老財的生活,還真是令人豔羨啊。無憂無慮,生活可期。
有良田百畝,美妾三人,家中財富年年積累,用不了幾年就能再買一房小妾,一邊供其享受,一邊為其織錦賺錢。
不過張瑞也沒有覺得這種生活有何不妥。這一切都是其靠殺戮胡虜換來的,有功於諸夏,才有此愜意生活。
要覆滅羌族一個部落,甚至覆滅整個羌族,消耗的費用是一個天文數字。
漢室二百四十億財政投入進去,結果羌族越打越強,整個涼州都失守了。
而張瑞只給了這個叫李仲的幾萬錢,其就與其他遊俠一起為張瑞覆滅了一個羌族部落。
有功則賞,受此功勞事實上還有些輕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