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

從穿衣打扮上看,這位射術超絕的男子必然家道殷富。

場上剩下的考生都是將門子弟,家中都算殷富。

但明顯其人殷富遠超他人,甚至連練功的戎服都是一身錦繡。

張瑞經常身穿墨緞平金雲錦的蟒服,那是因為張瑞是堂堂萬戶侯,僅孟縣上萬戶人家繳納的賦稅,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但普通的將門子弟,只靠幾百畝良田不可能富庶到披著雲錦練習弓馬。

趙雲掌管錦衣衛的好處得以體現,對各種人物的背景瞭如指掌,為張瑞解答道:“其人名劉從鈞,字文揚,太原晉陽人。”

“劉從鈞?”張瑞複述了一遍,隨即驚訝的問道:“皇族子弟?”

漢代取名以單字為貴,比如曹操、袁紹、張瑞、荀彧等等,幾乎所有人都已單字為名。

但也不是沒有雙字,皇族子弟就願意起雙字為名。

最著名的無疑是漢宣帝劉病已。

劉病已作為漢武帝的曾孫,卻因巫蠱之禍,而自幼流落民間,曾遍遊三輔,深知百姓疾苦,故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賢君。

其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綜合國力最為強盛,史稱“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興”。

當然後世更出名的則是其與妻子許平君“故劍情深”的忠貞愛情故事。

因此,據傳聞劉病已也是女頻歷史中最常見的男主,僅次於韃清的四阿哥。(據傳聞,具體請諮詢自己女性好友)

趙雲回道:“主公明鑑,其為代王劉參之後。”

張瑞更加訝異,代王一系可是大漢正宗嫡系,漢文帝劉恆即位之前便是代王。因而張瑞問道:“代王之後,怎會居於太原?”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漢文帝沒有年號,年號是從漢武帝以後才開始有),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於是當時諸子皆立為王。其中劉參被立為太原王,孝文皇帝另一子劉武被立為代王。文帝五年,劉武轉徙為淮陽王,代地盡歸太原王劉參,劉參號遂易為代王,建都於晉陽,代王藩系從此肇基。”

淮陽王劉武的大名,張瑞還是有所知悉的。害的李廣終生難封列侯,被漢景帝劉啟玩弄於股掌之中,替大漢將七王之亂的叛軍擋在了淮南國境內的睢陽城下。

太原郡、代郡如今都是郡而非國,顯然是代王藩被漢室所取締了。

趙雲說的:“代王藩歷經六代,及代王劉參五世孫,劉如意及位兩年,改封廣宗王,取推廣宗子之意。代王藩至此而廢。新莽竄朝,王莽託古改制,廣宗國亦廢。”

廣宗國即如今的鉅鹿郡廣宗縣,黃巾軍曾以此為大本營與漢室對峙。

但諸侯國廢除,不代表諸侯王子孫亦被不存於世。代王一系畢竟沒有參與謀反,所以在國都晉陽、封國廣宗皆有大量子孫後代遺留。

類似劉從鈞這種身份的人士,漢末其實有很多。最著名的當然是劉備,中山靖王劉勝是個大仲馬。《史記》記載“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