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飛魚鬥牛為貴(第1/2頁)
章節報錯
錦衣衛跟督察御史皆有糾察風紀之責。
如今錦衣衛、督察院的主官同時拜訪,顯然是徵西將軍府治下有什麼惡劣事情發生。
張瑞好奇,是有官員鉅貪還是有太守變節?
自穿越以來,爭霸途中的軍隊譁變、百姓起義都經歷過了,就差太守叛亂了。
不過很難想象這些太守會叛變向何處,又有哪方勢力敢接納他們。徵西將軍府治下郡縣基本都在平原,平叛鐵騎數日可至,就算有其他勢力接應,又能堅持幾日?
張瑞思考了一圈,感覺自己任命的太守中,應該沒有這麼愚蠢莽撞的。
心中便安定許多,說道:“召二人入內。”
很快劉勝與傅巽便在侍衛帶領下進入屋內,一起拱手說道:“拜見君侯。”
因為心中平靜,張瑞並不著急詢問,甚至有閒暇打量了一會兒二人的服飾。
後世講衣冠禽獸,其實這個詞最初是個褒義詞,與高官顯貴完全是同一個意思。源自官員官服上會繡制飛禽走獸。文官官服繡飛禽,武官官服繪走獸。級別不同,對應的飛禽走獸也不同,
文官儒雅: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
武官威猛:一品繡麒麟、二品繡獅子,三品繡花豹,四品繡老虎……
所以在早期衣冠禽獸是令人想往的存在,就像被朱佩紫。只是後來吏治腐敗,導致百姓對官員極度痛恨,才逐漸淪為貶義詞。
但無論衣冠禽獸還是被朱佩紫,都證明後世是以服飾來體現官員等級。
在漢室,卻並非如此。
漢室官員無論職位高低皆穿黑袍。官員等級主要體現在冠綬之上,即冠帽及佩綬兩種。
如武冠,又稱武弁大冠,諸武官所戴。
法冠,又稱獬豸冠,獬豸一角,能別曲直,故以其形為冠,執法者所戴。楚王曾獲此獸,製成此冠,秦滅楚後賜執法近臣,漢沿用為御史常服。
作為督察御史傅巽便穿戴了一身黑袍,頭頂獬豸冠,系青綬銀印。讓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乃監察御史中頂級高官。
而作為錦衣衛高官的劉勝,其打扮更具特色。作為武官,尤其是親兵武官,其袍服更加束身,一身黑袍繡制飛魚,頭戴武士冠,與張瑞看過的經典電影《繡春刀》中錦衣衛打扮極為類似。
張瑞走到劉勝面前,詳細端量了一下,說道:“錦衣衛有紀聞風憲之職,爾且為孤敘述一番,民間穿衣風俗。”
劉勝拱手回道:“民間主要服飾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等。有漢一朝因織繡業發達,富貴人家多穿綾羅綢緞等華美服飾。普通人家多穿短衣長褲,而貧窮人家則多穿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百姓喜好何種顏色?”
“富貴人家尚絳紅色及玄黑色,普通百姓則多穿褐色。”
褐色即紅色與黃色之間的一種色調。
張瑞好奇的問道:“為何會流行此種奇怪顏色?”
傅巽博學多才,在一旁解釋道:“此與漢室推崇有關,漢室曾經歷三個不同正朔,分別為水德、土德、火德,因而民間所崇尚的顏色亦經歷了從黑到黃再到紅之過程。”
“然而正朔更改並未使前一種顏色消失,隨時間推移,三種色彩通行於漢室,得到百姓普遍接受。因此,高官顯貴常用黑、黃、紅三色。百姓無力頻繁更換顏色,故取紅黃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