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興修水利,統籌規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夏泱泱五千年曆史,擁有無與倫比的的一大優勢。
那就是先輩已經將所有雷區都替後人淌過一遍了,各種形勢,各種經驗教訓都深刻鮮明的記錄在了史書之上。
與徵西將軍府同樣富裕強盛的大隋,就是因為擁有大量財富,所以不恤民力,瘋狂的大搞基建。
雖然其各項工程都造福千古,但卻嚴重超出了當時百姓的承受能力,導致大隋二世而亡。
隋亡教訓,張瑞不得不引以為鑑,如今亂世還未統一,自己可不想大業未成而半道崩殂。
裴輯立即寬慰道:“主公請安心。修建此水利,並非大規模徵召徭役匯聚一處參與興修。亦非簡單將各地工程承包於豪強之手。而是由工部統籌規劃,細分各處工程於各縣、鄉、裡。”
“嗯?”張瑞來了興致。
穿越這件事情終於顯露出了其有趣的一面。
很顯然,穿越並不僅僅是送了一名穿越者過來,一同到來的還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視角,迥異的價值觀,以及各種獨有的行事風格,與方法理論。
整個漢末在影響張瑞方方面面的同時,張瑞也不知不覺在改變著漢末各種事務。
便比如整個徵西將軍府的運轉方式,以及官僚的思維理論。
很多張瑞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在漢末其他地方完全不曾存在,官員們亦無法理解。
為什麼要在年初設定全年度工作規劃?那不是在給自己徒增麻煩?萬一沒完成該怎麼辦?
其他郡國的官員們還是習慣於懶散的工作方式,一切工作隨心所欲。心情好了,看看公文,為民做主。心情不好,管他洪水滔天。就算百姓急十萬火急,與我何干?
而徵西將軍府的官員們,至少張瑞身邊能接觸到的一圈官員,早已經進步到了統籌規劃這一層次。
畢竟官員們找張瑞稟報政務時,張瑞是真的會詳細詢問,政務的目標為何,有何手段,具體詳情,以及最後能達成的結果如何。
張瑞問一項,官員言辭模稜兩可,問一項,官員回覆含糊其辭。張瑞只會一頭霧水,然後一臉問號的感嘆,你究竟在搞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下令這名官員免職走人。
所以官員們,不得不被迫進步。
工部這方面也早已在草案中有了詳細規劃,以應對張瑞問詢。
如今聽到張瑞果不其然問起了詳細部署手段,裴輯從容一笑,回覆道:“在勘察水紋地利之時,工部官員及科學院學者亦一同繪製了分段地圖,數算教習詳細計算好每段工程所需要人數。最後結合地圖,將各分段分包於各縣、各鄉、各里。”
“由官府撥付資金與各縣、鄉、裡以為儲備。百姓自發前往工地施工,做活半日便可賺取一枚工籤,前往官府換取最低薪酬二十錢。滿一日則可領兩枚工籤,賺取四十錢。”
聽起來十分理想,可張瑞還是指出問題關鍵,問道:“若官員腐敗該當如何?”
在封建時代,你永遠可以相信一名官員的貪婪腐敗。
只要有機會,必然會有人上下其手。
若天下能完全按照中樞意志執行,那麼自古以來也不會有那麼多百姓疾苦了。
這套工程,最簡單的貪腐方式便是,官府貪墨了這筆錢財,然後強行徵召百姓參與徭役。最後好處是官員的,辛苦是百姓的,惡果全由官府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