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西將軍府兩萬五千大軍一路疾馳南下時,整個長安也在張燈結綵。

一排排角樓望臺的飛簷都掛上了喜慶的燈籠,主幹路朱雀大街上也繫上了豔紅色彩錦。

這喜慶非凡的一幕,讓整個長安城都知道有大事發生。

在大軍離去的次日。

天剛矇矇亮,一隊隊甲冑明亮計程車卒便跑步進入朱雀大街,整齊的腳步聲如雷轟鳴。

無數百姓被驚醒,紛紛穿上衣袍出門打探,家有閣樓的則登上二樓推開窗戶向外打量。

只見旭日還未露頭,剛在天邊出現一縷晨曦,而各坊坊門已經早早開啟。

在坊外的朱雀大街上,已經整齊列隊有兩排威嚴雄壯計程車卒。

所有士卒皆一手扶矛,一手扶旌旗,跨立在朱雀大街兩側。

清掃長街的雜役一隊隊出動,很快便將長街清掃的乾乾淨淨。

當旭日升起,長街上整潔而清淨,只剩下威嚴肅立計程車卒,與隨風招展的彩錦。

一聲悠揚的鐘鳴自長安城內傳出,隆重而盛大的禮樂同時在長安城內外響起。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

諸夏文化自古以來便非常重視禮樂,逢隆重場合必然奏樂以壯耳威心。

如今在長安這威嚴隆重的場合,磅礴禮樂演奏的正是《詩經·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崇,作邑於豐。文王烝哉!”

文王之什,共有十篇,全是歌頌國君英明神武,文功武德的壯麗篇章。

隨著壯麗樂章的傳揚,百姓們立即知道這是有喜事發生,再不懼怕一排排盔甲明亮計程車卒,紛紛湧上街頭,站在士卒佇列之後探頭圍觀。

百姓們並未等待太久,三百名身穿玄黑色雲錦平金飛魚服的錦衣衛便從南門而入,列隊為先導踏上朱雀大街。

在錦衣衛之後是上百名高舉旌旗的甲士,以及兩百餘名演奏盛樂的侍從。

隨後今日主角隆重登場,為首的文臣手捧托盤,托盤上的銀印青綬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文臣身後一左一右分別跟隨一文一武,文臣託著堆成一座小山的案牘,武將則託著一柄長劍。

見此情景,百姓們歡呼雀躍,這必然是有郡縣向長安歸附了。

如今已經有人攜整個郡國向徵西將軍府投效,難怪禮儀如此隆重。

這意味著,徵西將軍府不再僅僅是百姓、賢士心目中的強盛勢力,更是各方諸侯眼中能山河一統的眾望所歸。

這將使徵西將軍府威望更上一層,大量郡縣將望風而降,無數豪傑將雲集景從。

隊伍一直走到朱雀大街盡頭的朱雀門前。

朱雀門後方是宮殿區,尚未建設,但雄偉的城牆已經隔開了長安城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