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胡姬與朝貢(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有人都關注朝貢體系這個名字,卻很少有人知道朝貢體系又名為宗藩體系。
真正使這個體系從公元前三世紀就開設流行,一直維持到十九世紀,流行兩千多年的原因,在於體系上層的冊封與宗藩。
冊封是典型的君—臣體系,意味著接受冊封的國家在名義上最高領導人是中夏天子。接受冊封的國家對中夏有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上的義務,以此換取中夏在各種方面予以回饋。
是從政治、經濟、軍事到外交,全要聽從中夏命令。
這也是為什麼唐朝只要遇到戰爭,各大都護府就能輕易排程數萬胡騎從軍征戰的原因。
名義上那是胡騎,事實上那確是西域諸國、胡族部落,最精銳的正規軍。
此外各國之間發生戰爭,中夏可以居中調停。
當然被調停者可以不聽,這就意味著他需要面對中原大軍,以及他周圍所有國家聯軍的共同討伐。也就是史書中所謂的胡騎數萬。
至於倍受詬病的貿易部分,張瑞莞爾一笑。
徵西將軍府如今怕貿易失衡嗎?顯然事實截然相反。
如今的徵西將軍府天天盼著能夠與他方貿易,甚至恨不得立即打通絲綢之路,向其他各國傾銷鹽鐵及各種手工業製成品。
遊牧民族對西域諸國的荼毒越深,西域諸國就會越渴求進入長安朝貢,徵西將軍府對西域的掌控能力就會越強。
想到羈縻異族,張瑞問道:“互市中羊毛貿易如何?”
民部中郎司馬芝說道:“時值冬季,胡虜羊毛存量不多,已被收購一空,堆積滿長安兩座府庫。按此情形,明年必有大量部族增加養羊數量。牧場不足,彼輩便會向互市中大量出售牛馬,以騰出牧場養馬。”
難怪會有烏桓大人一口氣出售了七萬餘頭牛馬,這是在為提高牧羊數量早做準備。
張瑞問道:“如今徵西將軍府有多少牛馬羊?”
典廄令常林答道:“民間數量難以統計。在官府牧場有駿馬六萬三千匹,馬駒一萬六千匹,種馬四千二百匹。有牛十二萬五千頭,羊一百五十三萬只。”
民部中郎司馬芝答道:“民間駿馬數量或許難以統計,耕牛數量民部卻有詳數,共二十十七萬五千一百二十六頭。”
張瑞對這數量並不滿意。徵西將軍府治下七十萬戶,平均三戶才能有一頭耕牛。
曹魏能臣顏斐治理京兆尹時,不但家家有車,更是戶戶有牛。
要推廣曲轅犁,提高生產力,民間必須有足夠多的耕牛。
因而張瑞對常林吩咐道:“民間耕牛數量遠遠不足,從牧場中取出部分耕牛送往官市,賣給百姓。”
司馬芝勸慰道:“關於耕牛數量,君侯不必急切。民間百姓會互相租牛耕田,只待今歲秋收後,百姓家有富餘,將紛紛往官市購置。故某建議今歲牧場耕牛先送往民部,由官府管理,租牛與百姓,收合理之賦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