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肉是很少拿來吃的,所以駿馬最好是能極大滿足豪族們的競技娛樂需求。

綜合考量之後,張瑞立即想到了馬球。

當豪族們沉迷於馬球比賽,將會花重金培育高大雄壯又耐力持久的戰馬,以獲取比賽優勢。

駿馬解決之後,豪族們必然也吝千金一擲,爭奪一名騎術超絕,技藝高超的騎手。

當豪族們投入重金,為生計奔波的百姓必然也會投入到馬球比賽當中。

這種事情完全有跡可循,歷史上唐宋元三代,馬球都極為興盛。

尤其大唐,歷代皇帝都對馬球推崇不已,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都親自下場參與馬球,天寶六年(747年),唐玄宗甚至專門頒詔,令將馬球作為軍隊訓練的課目之一。

馬球的興盛,使大唐百姓騎術完全不弱於周圍遊牧民族,有唐一代,騎兵一直戰力超絕,鐵騎橫掃萬里,威震四海。從來未曾聽聞,大唐騎兵打不過遊牧騎兵。唐朝鐵騎與長槊,成為一個朝代永恆不滅的經典記憶。

在漢末也有馬球,三國時曹植的《名都篇》中描寫“連騎擊鞠壤,巧捷推萬端”就記載了馬球的比賽場景。

只是以魏國的國力及政策,經常驅趕大量百姓前往屯田,顯然支撐不起士大夫們充裕的物質生活條件,馬球也就不具備流行的條件。

徵西將軍府如今收割四方財富,豪族們財富揮之不盡,又地近涼州、幷州,能購買到無數精良駿馬甚至汗血寶馬,百姓們又民風剽悍,騎射無雙。具備了一切馬球普及的物質條件。

只要能令豪族們愛上此種娛樂專案,豪族們會立即將奢侈荒淫的財富轉移到馬球上來。後世荒唐時,為了一隻鬥雞,一隻蟋蟀,士大夫們都能豪擲千金。在馬球上的花費只會更大。

這既能使豪族們減少了鋪張浪費,又有益於家國天下。

無論在什麼形勢下,大力養馬都是一件極為正確的事情。

文彥博曾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之事中馬政為重。“

大量財富的投入,將使徵西將軍府治下戰馬數量迅速增多,同時百姓騎術迅速提升,從而使軍隊戰鬥力能夠長期保持。

而且豪族的財富也透過這種方式流露出來,分給了百姓,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解決民間貧困。

透過推廣馬球,從而摳出豪族手裡的財富,實現遏制豪強奢靡,提升軍隊戰鬥力,增加百姓財富。

張瑞覺得這個想法十分可行,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使馬球流行起來。

而且要不同於歷史上那種平平淡淡,競技性不強的流行方式。

張瑞希望徵西將軍府治下流行的馬球競技性、榮譽性極強,豪族們極為狂熱,紛紛砸重金參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