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臨機應變圍困孫堅(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堅奮烈振勇,浴血廝殺,卻只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
面對如鋼牆鐵壁一樣玄黑厚重的敵軍,縱自己奮力廝殺,立斬十餘人,其結果亦只是長刀斬鋼。
厚重的鋼牆徒留下幾道痕跡,而長刀卻隨時可能崩折。
孫堅有單人獨騎衝鋒陷陣的勇氣,自然也是有能夠浴血而出的本事。
隨著戰事進行,孫堅敏銳發現到自己周圍的將士正在逐漸潰退,這導致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得不獨面敵軍森嚴方陣。
敏銳的直覺救了孫堅一命,苦戰一天一夜的豫州軍完全擋不住陷陣營的攻勢。
若孫堅再晚察覺一刻,繼續向前衝鋒,就會陷入陷陣營的團團包圍當中。
就在孫堅緩緩停止攻勢,不再陷陣突陳的同時,數個豫州軍方陣被精銳陷陣營徹底碾碎,大量士卒挺不住被屠殺的恐懼,崩潰逃竄。
恐懼跟隨潰兵一同向四處蔓延,一個接一個的方陣瓦解崩潰。
以神臂弓、橫刀、明光鎧所武裝起來的陷陣營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強悍戰力,在高順的指揮下,強弩雷發,奮烈勇進,每所攻擊,無不破者。
祖茂所統率的南方戰線,在陷陣營的猛攻下徹底崩潰。
沒有任何方陣能擋住陷陣營的前進步伐。
寬廣的玄黑色方陣排列如牆,所過之處一切反抗者盡被砍倒,踩在腳下。鋼鐵陣線前方是密密麻麻倉皇逃竄的潰兵,身後是一片空蕩與寂靜。
陷陣營的意圖一目瞭然,便是要一舉蕩清大營南側,然後從南側向北夾擊豫州軍。
若其戰術目的達成,雙方的戰爭便會由勢均力敵演變成自豫州軍自南向北潰散。
孫堅不但勇武非常,軍略兵法亦是當世之翹楚。
面對一群潰敗計程車卒,並未強行將生力軍投入戰場,那隻會使銳氣正盛的預備隊捲入潰兵浪潮當中,被消磨了銳氣。
而是選擇自身匯聚了數百名士卒且戰且退,掩護後方援軍佈陣。
援軍在孫堅的要求下,在大營南門外設立了一個口袋陣,方陣之間留出兩條甬道供潰兵從容離去。
就是明擺著向陷陣營挑釁。若敢出營,就要做好被三面夾擊的準備。
豫州軍的部署在戰術上無疑獲得極大成功。斷絕了關西大軍出營的意圖,成功掩護了大軍主力的安危。
但唯一不妥的是,孫堅不應該自恃驍勇親自斷後。
在觀察了孫堅的部署後,高順立即更改了作戰規劃,順勢將出營夾擊,改為了甕中捉鱉。
漢末公認的兩大軍事家,分別是曹操與諸葛亮。
曹操在總結兵法時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臨敵變化,不可先傳也。故料敵在心,察機在目也。”
無獨有偶,武廟十哲之一的孫武也總結:“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高順距離軍神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其亦是一名指揮過大小戰事數十戰的良將。徵西將軍府因為實力雄厚,為高順提供了太多帶兵打仗的經驗。
兵法都是以精兵強將為資本鍛煉出來的,所以猛將必發於行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