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糧草之重(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什麼自己麾下就沒有荀彧、諸葛亮這種人才。
整理了一番思緒,張瑞安排道:“首先,孟縣不養閒人。人先自救,然後別人救之。所有流民無論男女老幼一律納入軍屯。妥善安置前,集中參與屯田,開荒種田。縣衙提供糧種、耕牛、農具。所獲糧食三分歸流民,七分收入縣中。”
裴紹神情一震,屯田之事早在孝武皇帝之時就已在西域有先例。
只是在這中原腹地,大漢國土,一眾漢臣還沒有想過這種方式。被張瑞提點,眾人才想起,這裡一切都由孟縣軍人說了算。
一旦組織屯田,流民就不再是徒增消耗的累贅,搖身一變成為重要的生產力。
要知道孟縣、陽曲都是地廣人稀的大縣,所缺的不過是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而已。若是可以穩固發展,太原可作為龍興之地。畢竟大唐王朝便是從太原起兵,從而鯨吞天下。
雖是將流民作用發揮出來了,可是該面臨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裴紹皺眉問道:“可糧食還是不足以支撐到秋收。況且日後流民愈多,所耗糧食愈重,糧草需尤有剩餘方才穩妥。”
糧草!糧草!糧草!
張瑞比任何人都知道這亂世糧草的重要性。
可是去哪裡弄到糧草呢?
就算現在張瑞不計死傷的強攻陽曲縣豪強,最多也不過獲糧萬石,不足一月之耗。
之後,孟縣數萬百姓就只能吃土度日了。
只需熬過秋收,百姓有了存糧,納稅後再還上秋收前於官府處借貸的糧食。整個孟縣就再也不必養活數萬張嗷嗷待哺的嘴巴。
之後孟縣就可以大舉擴張了!
可如何熬到秋收?
以戰養戰?與找死何異!
幷州軍主力在呂布的帶領下就在隔壁西河郡縱橫捭闔,張瑞很怕自己太跳脫,再擴張下去,太原郡不能治,引來這位飛將的注意。
那恐怕自己不用等到秋收,腦袋提前就沒了。
擴張等於求死。
不擴張等於等死。
張瑞無奈的問道:“為之奈何?”
文牘被翻得嘩嘩作響,張瑾再次跟幾名書吏確認了一番,然後奏道:“主公,此前於豪強塢堡內所獲糧草外,還繳獲有金四十九、錢五百萬。可往他縣收購糧草,以解燃眉之急。”
“嗯?五銖錢?還有人願意要此物?”張瑞莫名其妙的問道。
所有人一頭霧水,同樣莫名其妙的問道:“為何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