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內外局勢,謀定關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賈逵只修繕了渭水以南區域。然鄭國渠尚有大片面積在渭水以北,處於左馮翊境內。關中諸將佔領彼處,卻不事生產,簡直暴殄天物!”
張瑞皺眉,關中諸將,如今跟自己關係密切。
不久前,三輔三郡還各出軍兵,組成聯軍,一同大敗韓遂一場。使絲綢之路略有了一絲曙光。
若驟然去奪左馮翊郡縣,與當初設定離岸平衡之策便背道相馳。而且恐會激起西涼叛軍聯合。
張瑞轉向賈詡問道:“當為之奈何?”
賈詡亦頗為凝重,說道:“除政務外,還有一事主公需知曉。某近日曾聞流民有謠言,傳董卓已冊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馬騰為平虜將軍。似是要挑起彼輩與主公之間敵意。”
張瑞眉頭已經皺到了一起。韓遂的鎮西將軍並無多大影響,就算封韓遂為大將軍也改不了雙方敵對的形勢,戰爭依舊繼續。
但馬騰的平虜將軍卻是其中殺手鐧。
這等於在直接挑撥馬騰與張瑞的關係。
張瑞與韓遂是平級的四徵、四鎮重號將軍。
但馬騰卻只是一名雜號將軍。
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其與張瑞結盟,董卓故意如此貶低,使馬騰產生怨憤心理。
西涼諸將皆強而無義,誰也不知道彼輩在怨憤過後會做些什麼。就算現在謠傳馬騰與韓遂再度聯手,張瑞都不會太過驚訝。
董卓不死,張瑞寢食難安。問道:“如今董卓情況如何?”
賈詡回道:“敖倉一戰後,酸棗聯軍大敗。董卓士氣大振,派兵劫掠豫州,士人百姓紛紛逃離。南下荊州者不可勝數。”
“雖董卓主力在東,潼關亦不可不防,如今潼關建設如何?”張瑞說道。
“地基已成,牆高兩米餘,已不可速過。”
張瑞滿意的點頭,董卓就交給豫州刺史孫堅去處理吧。歷史上孫堅屢次擊敗董卓、呂布,使董卓遁入長安。如今董卓退無可退,張瑞很期待雙方會以如何形勢展開大戰。
而自己則趁機處理一下關中事務,尤其近在眼前的關中諸將,讓長安一直如鯁在喉,寒芒在被。
對於如何對待馬騰、梁興、候選等人,賈詡已有籌劃,對張瑞建言道:“雖董卓行離間之計,然吾等切不可自亂陣腳。當初規劃應穩步推進。關中之事,宜由我等主導,而非由他董卓排程。”
張瑞頷首。這亂世若是見招拆招,被人牽著鼻子走,那就會陷入極大被動當中。
相較而言,張瑞還是喜歡抓住主動權,積極引導局勢。
賈詡繼續說道:“董卓所想無非韓遂、馬騰聯合與我軍大戰。故我等需確定形勢,先韓遂一步引起韓遂、馬騰間戰事!”
張瑞滿意的點頭,作為謀士,賈詡無疑做到了運籌帷幄。這些謀劃,使局勢發展有利於己方,正是謀臣用武之地。
若沒有這種謀臣,怕是徵西將軍府又要派遣大軍與十餘萬西涼叛軍血戰一場。
前期一郡之地,可以如此粗暴、直接。
如今地跨兩州數郡,若還是一位莽撞用兵,必然導致顧此失彼,為敵所趁。
劉備前期便是因為缺少這種謀臣,才導致困於袁術、呂布、曹操之間,總是被動迎敵,顧此失彼,屢屢被各方攻擊、偷襲。
7017k